logo
39健康

乙肝对肝脏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乙肝对肝脏的危害具有渐进性和严重性,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损伤、肝组织结构破坏及肝功能衰竭,这些危害由病毒持续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逐步发展而来,若未及时干预可导致严重后果。



一、肝细胞的直接与间接损伤


1.病毒复制的直接损害: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后在细胞内大量复制,会干扰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肝细胞合成蛋白质、解毒等功能下降。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还会直接破坏肝细胞结构,引发肝细胞变性、坏死。


2.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后,会启动免疫反应清除病毒,在此过程中免疫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会波及周围正常肝细胞,导致炎症扩散。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加剧肝细胞损伤,形成慢性肝损伤状态。


二、肝组织结构与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1.肝纤维化与肝硬化:长期肝细胞损伤会激活肝脏内的星状细胞,促使胶原蛋白等纤维物质过度沉积,逐渐形成肝纤维化。若纤维化持续进展,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假小叶形成,即发展为肝硬化,肝脏的代偿功能严重下降。


2.肝功能衰竭与并发症:随着肝硬化加重或急性重症感染,肝脏无法维持正常代谢、解毒和合成功能,可出现肝功能衰竭。此时易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危及肝脏及全身健康,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预防乙肝对肝脏的危害需重视早期干预。接种乙肝疫苗是有效预防感染的手段;已感染者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规范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减少肝脏额外负担,可延缓肝损伤进展,保护肝脏功能。

2025-07-21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