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脂溢性角化病和扁平疣区别是什么

脂溢性角化病和扁平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等方面。不同的致病因素会决定二者在多方面存在不同特征。

1、病因病理:脂溢性角化病确切病因不明,主要与皮肤老化、遗传因素、日光照射等有关。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表皮细胞排列规则,可见假性角质囊肿。扁平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3、10 型等感染引起,病毒侵入表皮细胞后,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病理特征为表皮棘层肥厚,颗粒层和棘层上部细胞空泡化,细胞核内可见病毒包涵体。


2、临床表现:脂溢性角化病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色斑片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呈乳头瘤样增生,覆有油腻性痂屑,可轻易刮除,大小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瘙痒。扁平疣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呈淡褐色或正常肤色,数目较多,可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同形反应),部分患者有轻度瘙痒。


3、发病部位:脂溢性角化病好发于头面部、颈部、手背、胸背部等部位,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扁平疣主要发生在面部、手背及前臂等暴露部位,青少年和儿童较为常见。


在治疗上,脂溢性角化病若无症状可不治疗,影响美观时可采用冷冻、激光、电灼等物理治疗去除皮损。扁平疣治疗则以抗病毒和调节免疫为主,患者可遵医嘱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数目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配合医生口服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胶囊辅助治疗。

2025-05-14浏览0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