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松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复杂区域如:鞍区、松果体区、中线区域如:丘脑、脑干等处肿瘤的治疗策略;胶质瘤基因、免疫学治疗等。
博士,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华北理工大学,师从闫长祥教授,在学期间对鞍区、后颅窝等处解剖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测量,并对相关手术入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奠定相关功能保留的解剖数据支持。于2009年获硕士学位。2015年考入福建医科大学,师从林志雄教授,从事胶质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阐述免疫微环境的构成,并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极化状态对免疫检查点的调控及作用机理,为免疫治疗提供试验数据支持。于2018年获博士学位。2018年入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于春江教授,对胶质瘤免疫微环境进行更深入研究,对免疫信号通路(STAT3、PI3K/AKT)的调控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联合靶向免疫信号通路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学术任职《World Neurosurgery》、《Frontiers in Neurology》、《局解手术学杂志》审稿专家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工作经历2009年工作以来,参与完成各类颅脑手术2000余例,其中复杂、四级手术占85%以上。对视路胶质瘤进行分型及系统化治疗,在治愈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存、改善视力。对室管膜瘤进行基因组学分析,阐述肿瘤部位、发生、侵袭、播散种植等基因学改变,奠定基因学治疗的基石。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在治愈肿瘤、保护功能的同时,降低放疗的副损伤。于《Aging》、《J Cancer Res Clin》、《Front Neurol》、《Oncol Lett》、《Neoplasma》、《Exp Ther Med》、《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医药导报》等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论著3部;参译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