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抽搐急救处理需围绕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意外伤害、观察记录症状、避免不当操作展开,及时有效的处理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1、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发作时应立即将患者调整为侧卧位,使口腔分泌物能自然流出,避免仰卧时分泌物堵塞气道引发窒息。同时需快速清理口腔内可见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但动作需轻柔,避免刺激咽喉部引发呕吐。若患者牙关紧闭,切勿强行撬开,侧卧位本身可减少气道阻塞风险,重点在于维持头部偏向一侧的姿势直至抽搐停止。
2、防止意外伤害:迅速移开患者周围的硬物、锐器、热水等危险物品,减少抽搐过程中肢体碰撞造成的擦伤、烫伤等伤害。在患者头部下方垫软枕或衣物等柔软物品,降低头部撞击地面的力度。抽搐发作时肢体肌肉强烈收缩,切勿强行按压或约束肢体,以免导致关节脱位、骨折等二次伤害,应让肢体自然抽动,待抽搐缓解后再进行处理。
3、观察记录症状:密切观察抽搐发作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长,记录抽搐涉及的肢体部位,如是否为单侧肢体抽搐或全身抽搐,同时注意面部表情、眼球运动及意识状态变化。若患者发作前有先兆表现,如头晕、局部麻木等,也需留意记录。这些信息能为后续就医时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帮助明确抽搐病因。
4、避免不当操作:抽搐发作时禁止向口腔内塞入任何物品,包括毛巾、筷子等,强行撬开口腔可能损伤牙齿、牙龈或导致患者误吸。不可喂水、喂药或强行灌食,此时患者吞咽反射消失,易引发呛咳、窒息。切勿掐人中、按压虎口等所谓 “止抽” 操作,这类行为无法缩短抽搐时间,反而可能增加局部皮肤损伤风险。
抽搐停止后需关注患者意识恢复情况,若患者意识模糊或嗜睡,应保持侧卧位并密切监护,直至完全清醒。若抽搐持续超过 5 分钟、短期内反复发作或抽搐后患者意识未恢复,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有癫痫病史者应规律随访,减少突发抽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