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力生主任医师耳鼻喉科
教授
各种耳显微手术、人工耳蜗植入。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断治疗。
余力生,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1982年~1988年就读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1988年毕业后分配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喉科工作,任住院医生。1991年赴德国Würzburg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进修并攻读博士学位。从师于世界著名耳科学家Helms教授。系统学习中内耳各种显微手术技术,并研究了颅内压与内耳压力传递之间的关系。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内淋巴囊和内淋巴管能够将颅内压的变化传递到内耳。这对于解释突聋、窗膜破裂、梅尼埃病、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症以及原因不明的眩晕等多种内耳疾病的发病机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在1994年德国以及奥地利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会上做大会报告。1994年获得Würzburg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到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用软骨修补鼓膜穿孔。对于大面积的鼓膜穿孔(包括接近100%)的鼓膜穿孔取得非常高的成功率。此项技术对于情况复杂的中耳腔的处理,包括粘连性中耳炎,有突破性的提高。应用鼓室镜行乳突双径路手术不仅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听力提高以及术后干耳率明显优于常规手术。1999年再次去德国学习人工耳蜗植入以及植入性助听器的世界最新技术并开始在国内开展。并于2002年完成了中国大陆首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先后得到国家教委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985基金、国家十五攻关计划的基金支持,在内耳病理生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我国耳神经疾病早期干预措施及规范化治疗方案研究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在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断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学术或社会任职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国际耳内科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国医促会耳内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Collegium Oto-Rhino-LaryngologiumAmicitiae Sacrum 会员、德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委员会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听觉植入分会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首批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耳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多本专业杂志编委。所获奖励多次荣获医学部优秀教师、优秀员工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