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胃肠息肉都会演变为癌症。大多数息肉性质是良性的,但其确实存在癌变潜能,因此被医学界公认为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

息肉的性质和类型是决定其风险的关键。胃肠息肉是一个统称,其家族中有不同成员,它们的“危险性”差异很大。最常见的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通常生长缓慢,癌变风险极低。而需要高度警惕的是腺瘤性息肉,它被视为“癌前病变”,意味着其本身虽不是癌,但未来发展为肠癌的风险显著增高。
息肉的大小、数量和形态提供了重要的风险线索。通常,息肉的体积越大、数量越多,其潜在风险也相应增加。一个直径大于1厘米的广基息肉(平坦生长),比多个小于0.5厘米的有蒂息肉(带蒂生长)更值得关注。医生在内镜下根据这些特征,能对息肉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
面对息肉,最科学的态度是积极干预与定期监测。发现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医生通常建议在内镜下予以切除,这是一个微创且有效的干预手段,能将癌变风险在萌芽阶段显著降低。切除后,定期进行胃肠镜复查至关重要,因为这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或复发的息肉,形成有效的健康管理闭环。
综上所述,我们既无需对发现息肉过度恐慌,也绝不能掉以轻心。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正规的胃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医嘱进行及时切除与规律复查。将胃肠镜筛查作为一项常规健康项目,是阻断“息肉-腺瘤-癌”这一发展路径、守护消化道健康最有效的手段。
2025-10-1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