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陈兆秋副主任医师影像科
研究员
磁共振及CT肿瘤影像诊断
陈兆秋,男,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影像科副主任,磁共振室主任,汉族,山东东平人,专业特长:磁共振及CT肿瘤影像诊断。工作简历:1987.07~1993.11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CT室 住院医师1993.11~2000.12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CT室 副主任 主治医师2000.12~2006.12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MRI室、CT室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2006.12~今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MRI室、CT室 副主任 研究员临床与科研工作:1987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学系。为主创建了本院CT影像诊断研究室,积累了丰富的肿瘤CT诊断经验,探索CT在诊治肿瘤方面的作用,尤其在肿瘤放疗定位方面,较早探索“CT模拟定位机”的设计和制造,并于1997年以“CT引导放射治疗定位机”获国家专利。首次通过CT测量成人横突孔进行统计学处理,制定出常人的横突孔直径大小来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标准,为直观的诊断该型颈椎病开辟了新途径。1998年为主创建了本院MRI影像诊断研究室。十余年来,取得了丰富的MRI诊断肿瘤的经验,并为首主编《常见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专著一部,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模式的影像诊断已不能解决临床疾病的诊治问题,为此在图像融合方面有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相继发明了“多功能显像液”、“多模式医学图像融合体外控制点模块”、“立体放疗激光定位十字线形拟合标志管”、“多模式医学图像融合体位固定通用床板”,经临床实验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科研成果:1999 全肠造影CT检查对肠道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首位) 山东省医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1999 全胃切除间置“O”环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研究(第四) 山东省医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1994 X线片编码模板(首位)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997 CT引导放射治疗定位机(首位)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5 折叠壁挂(靠)式保健浴缸(首位) 国家发明专利2006 构建以卡介苗为载体的HPV16防治疫苗的研究(第二)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 呼吸运动对胸腹部肿瘤放疗靶区边界参数的影响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第四)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6 CT、MR图像融合体外控制点模块(为首) 国家发明专利(公开)2006 立体放疗激光定位“十”字线形拟合标志管(为首) 国家发明专利(公开) 主要著作:常见恶性肿瘤的MRI诊断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第一主编恶性肿瘤现代护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副主编现代乳腺肿瘤学(第2版)乳腺疾病的CT、MRI诊断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第一作者乳腺病学(第3版) 影像诊断:磁共振成像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第一译者新编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 济南出版社 编者 发表主要论文:CT/MRI图像融合体外控制点模块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是初步结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02 第一作者多模式医学图像体外控制点模块的研制和应用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8.04 第一作者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附68例报告 肿瘤防治杂志 2005.05 第一作者颅脑转移瘤的MRI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05 第一作者肺癌垂体转移瘤继发尿崩症1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02 第一作者MRI与核素骨显像对脊柱转移瘤诊断价值的对比观察 肿瘤防治杂志 2000.05 第一作者头颈部肿瘤左右对穿照射MR定位方法 肿瘤防治杂志 2000(P188) 第一作者全肠造影CT检查对肠道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齐鲁肿瘤杂志 1998(P31) 第一作者眼结膜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5(P50) 第一作者有临床表现而CT扫描阴性的颅内转移瘤21例分析 肿瘤防治研究 1994(P382) 第一作者肺神经鞘瘤1例报告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4(P443)第一作者颈椎病引起吞咽困难误诊食管癌3例原因分析 临床误诊误治 1994(P626)第一作者 学术兼职和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神经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该医院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