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强度冲击波疗法(Li-ESWT)作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新型物理疗法,通过低能量冲击波刺激阴茎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部分 ED 患者提供了非药物治疗选择。但该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 ED 患者,其适用性需结合患者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身体基础状况综合判断。

从 ED 病因来看,低强度冲击波疗法对血管性 ED 患者的适配性更高。血管因素是 ED 的主要致病原因,包括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瘘等,这类患者通过该疗法可改善阴茎海绵体血流灌注,促进血管修复与再生,进而提升勃起硬度和持续时间。临床数据显示,轻中度动脉性 ED 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后,有效率可达 60%-70%。但对于非血管性 ED 患者,如心理性 ED、神经性 ED(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引发)或激素性 ED(如睾酮严重缺乏),该疗法的效果相对有限 —— 心理性 ED 的核心问题在于情绪焦虑、心理压力,需结合心理干预;神经性 ED 因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冲击波难以修复神经功能;激素性 ED 则需先补充激素,单纯物理治疗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病情严重程度也会影响疗法的适用性。低强度冲击波疗法更适合轻中度 ED 患者,这类患者仍保留一定的勃起能力,通过疗法可进一步改善症状。而对于重度 ED 患者,尤其是阴茎海绵体组织严重纤维化、血管病变不可逆,或完全无法勃起的患者,该疗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通常需联合药物治疗、假体植入等其他方案。此外,若患者存在阴茎解剖结构异常,如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硬结症(Peyronie 病),冲击波可能加重局部组织损伤,或因解剖结构问题影响能量传递,不建议优先选择该疗法。
患者的身体基础状况同样需纳入考量。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血友病),冲击波可能导致局部出血、血肿;皮肤有破损或感染(如阴茎炎、尿道炎急性期)的患者,治疗可能引发感染扩散;此外,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电子植入设备的患者,冲击波可能干扰设备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风险。这类人群均需排除在该疗法的适用范围之外。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 ED 患者在选择低强度冲击波疗法前,都应先通过详细检查(如阴茎血流动力学检测、激素水平测定、心理评估等)明确病因与病情。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不适合该疗法的患者,需推荐药物(如 PDE5 抑制剂)、心理疏导、手术等更适配的治疗方式。切勿盲目选择疗法,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