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被医学界明确定义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并非简单的“坏习惯”,而是源于大脑功能调节的异常。

其根本问题出在大脑内一个被称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环路功能失调。这个环路好比一个负责运动控制和行为抑制的“司令部”,当这个环路的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就会导致不自主的动作和发声失控地表现出来。
从病理基础上看,大量研究指向大脑中几种重要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特别是多巴胺)的失衡。这种神经递质的失衡是导致抽动症状产生的核心生理机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治疗抽动症的药物其作用靶点正在于调节这些大脑内的化学物质。
尽管心理压力、紧张情绪会显著加重抽动的频率和强度,但这些因素被视为重要的诱发和加重条件,而非疾病的根源。抽动症的病根在于大脑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基础异常。
抽动症的本质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消除对患儿“故意捣乱”或“家教不严”的误解,从而推动家庭和社会以科学的态度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接纳和专业的医疗支持。
2025-10-15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