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中医生

许建中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纠错/反馈
教授
脊柱侧弯及脊柱结核的治疗,骨不连、严重肢体短缩及骨畸形的骨外固定治疗;周围神经牵伸延长,上颈椎损伤外科治疗、脊柱畸形三维矫治
许建中,男,主任医师,教授,骨科主任,1962年生,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擅长创伤骨科及脊柱外科。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并从事骨外固定与骨折愈合及肢体延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对骨不连、严重肢体短缩及骨畸形的骨外固定治疗有较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周围神经牵伸延长、上颈椎损伤外科治疗、脊柱畸形三维矫治的实验研究有较深的造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使用新型授权专利8项,军队重大专项课题2项,中国医师奖提名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重庆市 医学会学术成就奖,被评为全国医学科技先进个人,军队“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百佳医务工作者,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一次。一:学习经历 1978.09-1983.07 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 学士学位 1983.08-1986.07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骨科 住院医师 1986.09-1989.07 攻读硕士学位 1989.07-1990.07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骨科 总住院医师 1990.12-1993.12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骨科 主治医师、讲师 1993.12-1998.12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骨科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994.09-1997.07 攻读博士学位 1996.11-1999.01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骨科 副主任 1999.01-至今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骨科 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1998.03-1998.07 英国Leeds, St. James’ 大学医院进修学习(英国利兹圣·詹姆思大学附属医院)2003.09-2003.12 西班牙巴塞罗那儿童医院临床进修脊柱外科(脊柱侧弯) 2005.9-2005.10 赴美国密尼苏达州立大学脊柱外科中心进修二:学术职务 全军骨科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骨科学会 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 委员第三军医大学第十届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员中国医院学会骨组织库学会 常委华裔骨科学会 理事华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 理事《中华创伤杂志》中文版 编委《中华骨科杂志》英文版 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常委《解放军医学杂志》 编委《脊柱外科杂志》 常委《中华外科杂志》 特邀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损伤杂志》 编委科研成果一:【主要论著】1.牵伸延长与周围神经的适应性.《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6;19(3):2292.儿童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骨外固定治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7;18(2):1083.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骨外固定治疗.《中华创伤杂志》, 1997;13(3):136-1384.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骨外固定治疗.《中华骨科杂志》, 1997;17(9):577-5795.周围神经适应缓慢牵伸机理的电生理观察.《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1998;20(4):1956.生长相关蛋白—43与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中华创伤杂志》. 1999;15(5):391-3927.周围神经适应缓慢牵伸的形态学观察.《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9;22(2):1348.周围神经适应缓慢牵伸的机理研究(兔胫后神经血循环观察).《中华骨科杂志》1999;19(3):170-1739.缓慢牵伸肢体延长周围神经亚临床损害自然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中华创伤杂志》 2000;16(12):745-74610.周围神经适应缓慢牵伸的机制研究.《中华骨科杂志》 2000;20(10):586-58911.缓慢牵伸肢体延长时周围神经生物学适应性机理的实验研究.《中华外科杂志》, 2000;38(10):739- 74112.缓慢牵伸肢体延长周围神经损害自然修复过程的电生理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3):142-14413.关节软骨的结构和代谢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19(5):394-39614.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复杂骨不连与骨缺损.《中华外科杂志》 2002;40(4):280-28315.结构性异体骨移植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中华创伤杂志》2002,18(7):444-44616.五年制本科骨科学双语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中华现代教育杂志》 2003;2(6):136-13817.五年制本科骨科学双语教学的体会. 《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 2003;3(12):32-3318.国产可吸收螺钉在新鲜骨折端的临床应用.《中华创伤杂志》2004;20(6):373-37419.不同频率脉冲电磁场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3):134-13720.脉冲电磁场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5-821.对《侧方减压空心多轴向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看法.《中华创伤杂志》2005,21(6):430-4322.对《侧方减压空心多轴向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看法.《中华创伤杂志》2005,21(6):430-43123.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研究进展.《临床骨科杂志》2003,6(2):184-18624.自体血液回输对脊柱手术病人血常规的影响《实用临床医学》2003,4(2):33-3525.Z-plate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骨科杂志》2003,6(4):303-30626.胸腰椎前路短节段内固定器的发展与应用《创伤外科杂志》2004,6(2):152-15427.自体血液回输在胸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0):630-63228.国产聚-DL-乳酸可吸收螺钉治疗松质骨骨折《临床骨科杂志》2004,7(4):442-44329.三种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对术后脊柱稳定性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30-283130.两种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对术后脊柱稳定性作用的随访观察.《创伤外科杂志》2004;6(5):37731.腰椎椎间融合器应用中的并发症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5):337-339二:【获得专利】2004三维支架种子细胞双相接种构建工程化组织的方法(ZL02133401.3)2004循环和生理应力模拟工程化组织三维培养装置(ZL02133402.1)2004截瘫健步胶囊(200410013103.8)2006术中植骨材料切割工具的旋转刃具装置(ZL 200620110801.4)2006周期应力刺激型交锁髓内钉(ZL 2006 2 0109987.1)2006体外模拟周期性应力刺激仪(ZL 2006 2 0109988.6)三:【获奖情况】“重庆市百佳医务工作者”:2001年校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总后三等功:2003年优秀科主任:1999年、2001年、2003年优秀基层主官:2004年获学校嘉奖:2005年“十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2006.3.27)《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骨外固定治疗》重庆市优秀论文奖 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1《难治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骨外固定治疗》获全国中青年优秀论文擂台赛 三等奖 排名第一 2001《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骨外固定治疗》获中华骨科优秀中青年论文擂台赛三等奖 20032008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著作】1、主编《骨外固定学》,主编2、截肢及断肢再植.《现代创伤学》,黎鳌主编3、肢与断肢再植.《现代创伤学》,黎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4、截肢术,骨关节开放性损伤的初期处理,骨折的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学》,黎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5、《组织工程学》,曹谊林主编,第一版6、《脊柱侧凸三维矫形理论与技术》,李明主编,第二版,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7、《腰椎外科学》,邱贵兴主译8、《外科手术学》,黄志强主编,第三版9、《战伤外科学》- 脊柱脊髓损伤,王正国主编10、《胸腔镜脊柱外科学》,李明主译
许建中的预约挂号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执业
该医院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同科室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