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气候因素与抑郁有关吗?

气候因素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已被科学观察到的关联。这种影响并非单一或绝对的,但它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实实在在地参与塑造着我们的心理状态。



日照时长直接调控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季节性情绪失调”(SAD),它在日照时间大幅缩短的秋冬季节高发。究其根源,充足的阳光能促进大脑内血清素(一种与愉悦感相关的神经递质)的合成,并抑制褪黑激素(诱发睡意)的过度分泌。当日照不足时,这种化学平衡被打破,就容易导致精力衰退、嗜睡和情绪低落。


气候变化通过引发社会压力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热浪、特大干旱)日益频繁。这些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的生命财产损失,更会摧毁人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园和生计,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与失控感。这种长期、弥漫性的生存压力和对未来的生态焦虑,是滋生抑郁情绪的温床。


极端天气事件对心理造成急性与慢性双重冲击经历一场飓风或洪水等灾难后,幸存者不仅面临财产损失,其心理也可能遭受重创。这种创伤可能直接导致急性应激障碍,并在此后逐步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重度抑郁。灾难带来的亲友伤亡、社区瓦解等次级压力,会持续地对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认识到气候与情绪的关联,并非让我们感到无助,而是为了更主动地采取行动。在个人层面,我们可以在阴雨季节增加室内光照、坚持规律运动、努力维持社交活动。在社会层面,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参与社区气候适应性建设,不仅能缓解生态危机,也能通过重建掌控感和意义感来提振集体心理健康。我们的情绪健康与星球的健康,本就密不可分。

2025-10-1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