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日图那顺副主任医师内科
蒙西医结合治疗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和化疗后的蒙医学调养康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溶血性贫血、肝病性贫血、肾病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原发性脾功能亢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凝血功能障碍的现代医学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以及蒙医调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维持治疗等。
乌日图那顺,男,副主任医师,尤其是对于迁延不愈的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疗效显著。同时善于用蒙医药以及膳食调理亚健康、神经官能症、失眠、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食欲减退、慢性腹胀等,还可以进行蒙医养生保健指导。,专科诊治特长:善于单纯蒙医或蒙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蒙西医结合治疗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和化疗后的蒙医学调养康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溶血性贫血、肝病性贫血、肾病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原发性脾功能亢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凝血功能障碍的现代医学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以及蒙医调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维持治疗等。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学习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技术和临床疗效技术。,科研成就:,1.以主要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完成国家“十二五”科技部支撑项目“民族医特色疗法疗效评价及平台技术研究(编号:2012BAI27B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卫生部“十二五”重点专科—蒙医血液病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蒙西医结合重点医院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iRNA在蒙药齐顺保利尔治疗ITP中的调控和分子机制(编号:8156010027)”;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蛋白组和转录组探索蒙药血宝丸治疗齐素-希拉偏盛型过敏性紫癜的机理(编号:2019MS08037)”;主持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项目“观察蒙药血宝丸对ITP特异性抗体的影响”;主持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青年创新项目“燥协日乌苏法治疗协日乌苏偏盛型难治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评价及机理探索”。,2.参与编写“18个专业49个病种蒙医诊疗方案”,“18个专业49个病种蒙医临床路径”。,3.获发明专利一项:“一种能够表征ITP疗效的免疫球蛋白及其用于制备检测ITP试剂的应用”。,4.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5.于2017年9月荣获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蒙医药论坛论文评选二待奖,于2020年12月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