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老年人心脏支架的利弊

心脏支架手术是治疗老年人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通过植入支架来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症状并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这种手术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潜在的副作用。



心脏支架手术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入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中,然后展开支架,撑开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这种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如胸痛,同时也降低了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导管将支架送入心脏,然后通过影像技术引导支架到达病变部位,最后释放支架,以保持血管的通畅。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精确的操作,还需要患者在手术前后严格遵循医嘱,包括药物使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心脏支架手术虽然在许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有其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血管损伤、血栓形成或感染等。术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这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心脏支架手术并不能完全治愈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仍需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在决定是否进行心脏支架手术时,医生和患者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手术的风险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管理小贴士:

1. 定期进行心脏功能检查,监测心脏健康状况。

2.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3. 保持适量的体育活动,增强心肺功能。

4. 遵医嘱按时服药,尤其是抗凝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2025-10-1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