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产后多久容易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也称为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但也有部分情况可能持续到产后6周。产后大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或者在产后6周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



产后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通常与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残留、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子宫收缩不良是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当子宫不能有效地收缩以封闭血管时,就会导致大量出血。胎盘残留则指的是胎盘部分或全部未能从子宫壁上排出,这也可能导致出血。产道损伤,包括宫颈裂伤、阴道裂伤等,也可能引起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也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产后大出血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出血的原因、出血量、患者的一般状况等。在处理产后大出血时,医生会根据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清除残留胎盘组织、处理产道损伤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输血或使用凝血因子等治疗措施来控制出血。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和早期识别非常重要,产后监测和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对于预防产后大出血至关重要。


管理小贴士:

1. 产后应密切监测子宫收缩情况,及时发现子宫收缩不良。

2. 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3. 产后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出血的其他因素。

2025-09-12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