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原产地在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一种调味品。明朝末年,十六世纪下半叶,那些活跃在马尼拉进行丝绸贸易的中国商人,在带回大量白银的同时也带回了辣椒。
当时辣椒是被中国人作为一种观赏花卉引进的,最早的落地生根点在江、浙两省。比较公认的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是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1591 年)中的“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中国人开始食用辣椒是清朝( 公元 1644 ~1911 年) 初期,康熙十年( 1671 年) 浙江《山阴县志》记载:“辣茄,红色,状如菱,可以代椒。”番椒又名辣茄,“可以代椒”即可以代替胡椒。康熙时田霁的《黔书》中说,“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辣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诳夫舌耳,非正味也。”因为贵州缺盐,常以椒代盐,所以贵州极可能是中国最先普遍食用辣椒的地区。
民间也将那些“厉害、不好招惹的人”比作“辣子”。《红楼梦》描写贾母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时说:“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辣椒散寒开胃,辣椒素保护心血管
辣椒素有“红色药材”之称,祖国医学认为:其性热味辛无毒,入心、脾二经,能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等病症。
《食物本草》中称辣椒可以“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避邪恶。”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 C 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适量吃辣椒对人体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1997年,Caterina 等成功克隆出一个能被辣椒素激活的受体,并被命名为辣椒素受体,大量研究表明,辣椒素受体参与了卒中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祝之明教授经过7年的研究,表明日常食用的辣椒的主要成分———辣椒素不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和预防肥胖,还可改善血管功能及降低血压。
现代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调控肠道菌群有望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新靶点。我国学者也发现辣椒素可以改善肥胖状态下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而发挥心血管保护的功能。
验方:
防治秃发:用辣椒泡白酒,日擦数次秃发部位,可促进毛发再生。
防治冻疮:剥辣椒皮贴于冻疮上。
治风湿腰腿痛:把等分的辣椒和凡士林,加适量黄酒调成糊状。用时涂于油纸贴患部,外面用胶布固定,持续两天,可祛风湿止痛。
不吃辣不革命,但吃辣椒也有禁忌
中国人吃辣椒,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辣椒在我国菜系中,被认为是川菜的“灵魂”,是湘菜的“精髓”,是赣菜的“天使”。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高唱秦腔,调一碗粘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囔囔。”这是遍传于陕西的一首顺口溜,活脱脱地道出了陕西人的生活习性。“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爱吃辣椒成为很多人的饮食习惯,毛泽东也曾幽默地说“不吃辣椒不革命”。但吃辣椒亦是有禁忌的。
1.辣椒辛热,过食可使体内湿从热化,因此阴虚、湿热和实热的患者要少吃。
2.过多的辣椒素刺激性较大,因此患有胃炎、胃溃疡、食管炎、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痔疮、痤疮、红眼病、角膜炎等的病人要忌食辣椒,从中医角度讲易上火,而加重病情。
3.辣椒素是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肾病患者不宜多食辣椒,反之会引起肾功能改变,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
4.黄瓜、胡萝卜、南瓜均含有VC分解酶,可使辣椒中 VC大量破坏,故不宜一起烹饪食用。
综上所述,虽然辣椒“穿红着绿,占据东南西北;统领荤素,贯辣春夏秋冬”,但我们吃的时候亦要适可而止,因人而异。
378 58944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