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佩茹

文章65 阅读量1140126

简介: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产科

话说帆状态盘

1 17837 1年前

   每一个医生肚子里都有一本故事会。今天蒋医生的故事是关于帆状胎盘的那些事。

  许多年以前,蒋医生还在外地一个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工作。早上正常上班时间在医院门口遇到了医疗纠纷的混乱局面。那时医患关系远比现在要好得多,很少这样人群聚集的热闹纠纷场面,所以令我非常吃惊。突然,一群人朝我涌来,一个中年妇女突然拉住我大哭着说:“找的就是你,你怎么才来?”此语一出惊出我一身冷汗。我还没上班,这到底管我毛事?

  原来,蒋医生在病人心目中从来就是一个好医生,这个产妇因为B超诊断了帆状态盘,打定主意要蒋医生为她解决最后分娩的问题。但是,不幸的是他们还有来得及看我的门诊就发生了胎膜早破,同时撕裂了帆状态盘的前置血管,宝宝没有来得及出生就因为失血过多丧失了抢救机会而告别了“人世”,实在令人扼腕痛惜。当然,这家人还是通情达理的,听了医生的解释也就谅解了,就当经过一次擦肩而过的母子缘分吧。

  就在昨天,有朋友在分答咨询帆状胎盘问题,使我想起陈年往事,再来跟大家唠唠这个话题。

  什么叫帆状胎盘?就是这胎盘因为脐带长得地方不对,使胎盘、胎膜像一个撑起来的风帆。

  

  看懂了吗?其实胎盘并没有改变只是和脐带的位置关系变了。应该插入胎盘的脐带错位插入到胎膜上了。胎膜菲薄,缺乏和胎盘一样的坚实的支撑,使其不够牢固,如果发生胎膜破裂容易延裂到脐血管或者分支,发生的出血部分来自胎儿。足月胎儿体内血容量只有约250ml,如失血量超过20%-25%(50 ~ 60ml),即可发生胎儿失血性休克,脐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很容易在瞬间达到这个量。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很难得到及时的补充血容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胎儿失血性休克甚至丢失生命。文章开头那个孕妇就是发生了这种不幸的事情!在家早破膜同时沿着胎膜破口延裂到大的脐血管分支,孩子因此丧命!这就引起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胎膜早破的发生率2%--4%,在双胎则达到7%-20%,而且通常发生在医院之外,是一件非常危险而且难以预防的事。要亲命的是帆状胎盘在双胎中的发生率竟然比单胎还高9倍。当明白这一切,我们怎么还能轻松地面对这个话题?

  帆状胎盘除了血管破裂之外,晚孕期或临产前因母体宫缩腹压增高, 脐血管被胎体压迫,引起胎儿脐带循环受阻而发生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可能会导致胎儿的死亡。

  对于帆状胎盘,我们需不需要谈“帆”色变色?站在孕妇的立场上不难得出答案。目前,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超声医师对帆状胎盘诊断技术提高,产前帆状胎盘的检出率逐年提高。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胎盘类型、位置、脐带附着于胎盘的部位,部分孕妇需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还可以比较清楚的显示宫颈内口及其周围的结构、胎膜上前置血管的走行情况。研究发现,产前超声有目的地观察胎盘脐带附着部位,可提高帆状胎盘的显示率,诊断准确率可达91%,为我们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只能力尽早做到“知己知彼”,及时发现帆状胎盘的“蛛丝马迹”,早点做出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将风险减少到最低!

  如果发生了“帆状胎盘”,我们该怎么做?1.定期正规产检,间隔每4-6周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胎儿生长受限和及时给于治疗。2. 32周以后每周进行至少一次的胎心监护检查,了解是否存在因为血管扭结或压迫而导致的胎心率的变化。如果有条件,建议早住院观察,当出现阴道出血时,及时有医生帮助做出诊断和及时的的处理。如果孕妇发持续性无痛性阴道出血,胎心异常,超声提示羊水内异常漂浮物,应考虑胎儿可能合并紧急的危险情况,则应尽早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胎儿出现难以挽回的损失。

  最后我要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帆状态盘都是一个结果,其实有很多的产妇分娩后检查胎盘才发现是帆状态盘 ,整个孕期和分娩期都非常正常。原因就是脐带血管如果位于胎先露上方,胎头(胎先露)不能压到脐血管,或者没有发生早破膜撕裂脐血管,对胎儿基本无明显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借助超声检查及早排除诊断,心中有数就不会陷入无谓的惊慌焦虑之中,安全、安静的过好你的孕产期。

  文中插图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科普用。致谢无名摄影者。

  

  蒋佩茹医生上海 上海 上海市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产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