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一位家长发了一个宝宝的视频,说有亲戚告诉她,通过观察宝宝的眼袋就能看出宝宝脾胃不好,还说:“脾胃不好有两种,一种是乱吸收,一种是什么都吸收”。看眼袋就知道孩子脾胃虚?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说“虚”?
这应该属于中国特色,“脾胃虚”、“肾虚”不再是中医师们专用的词,加上各类中草药的广告会将这些名词进一步灌输给普通民众。连没学过医学的人都开始给孩子看病,看眼袋大就说孩子脾虚,黑眼袋就肾虚,果真将“虚”在发扬光大。把脾胃不好描述有两种,一种是乱吸收,一种是什么都吸收。请问,什么是乱吸收,什么是都吸收?显然,他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胡乱发挥,去误导别人。奇怪的是,很多就喜欢去“指导”别人,其实是在误导别人。
中国人有这么虚吗?
我觉得中国人也没那么“虚”!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说白了,除了糊弄人,没有任何意义。在现在医学里,既没有“脾胃虚”,也没有“肾虚”。
婴幼儿肠道功能还不够完善,容易出现腹泻、便秘或消化不良等胃肠道问题,完全可以用非常清晰的现代医学描述,而不是把一切胃肠道症状甚至连大眼袋也归为“脾胃虚”。
真心希望这些没有实质意义的词成为历史,而是采用代谢医学去描述。我们的孩子也没有那么“虚”,别动不动就说孩子“脾胃虚”。
刘长伟医生江苏 南京 南京南京市儿童医院 营养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30 26049 7年前
6 19570 8年前
8 19143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