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

文章69 阅读量2853680

简介: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北京医院心内科

心梗也爱“鲜肉”!年轻人心梗后果更严重

11 17003 1年前

  就在几天前内地音乐制作人覃桢因为心梗过劳去世(只有34岁),粉丝们集体泪奔。比这个稍早几天,途牛旅游网高管因为心梗猝死(只有44岁)。我对后者的离世更为震惊和伤感,是因为我的一个朋友跟他比较熟,所以了解多一些。总之一句话——年轻有为!

  猝死面前人人平等,不论男女和老少。动了这根不能碰的弦,再好听的曲子也都唱不下去了。

1.jpg

  心梗也爱“鲜肉”!

  在普通人眼中,心梗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这是个错误的看法,因为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

  “鲜肉”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压力大、缺乏运动、抽烟和喝大酒,“三高”越来越普遍。要不怎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了“发福”之路!

  研究报道称,我国的心梗发病率高达万分之五!每年约有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

  年轻人心梗后果更严重!

  因为年轻就是本钱,所以折腾点没所谓?错,大错特错!事实是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比老年人更危险!

  年轻人即使有冠状动脉病变,也往往比较轻微,常常是由于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和/或冠脉痉挛导致的血管急性闭塞,所以突发心梗时征兆也不明显。但是不明显不代表不严重,恰恰是因为年轻人缺乏心肌的缺血预适应,反而导致梗死预后更为凶险!“年轻人好端端的,怎么说没就没了”,这也成为了心肌梗死患者亲人们说得最多的话。

  这些蛛丝马迹值得注意!

  一般来说,猝死发作前一周甚至一个月就会有先兆,如不同程度的头晕、胸闷、气短、心慌、恶心和疼痛等(有时候很轻微容易忽视)。不少猝死在出差路上的案例显示,患者在病发前几天多有肩疼的情况——心肌缺血时疼痛放射至左肩等部位引起。

  另外,“胸痛”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表征。这种痛往往“闷闷的”且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根本说不清到底哪疼。

  若出现“针扎般”的刺痛或者是“按着才疼”,则提示跟心脏关系不大。所以大家平时要注重体检,便于及时掌握身体的基本状态。

  猝死急救有何高招?

  有时候亡羊补牢也能产生奇迹!

  抢救猝死患者,应立即对其心前区(左胸前乳头部位)进行有力的拳击,拳击的次数一般为2~3次,而后是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求救)。

  具体要将患者平卧(手臂伸直),施救者手掌叠放后,手掌跟部置于患者胸骨中点处垂直下压(一分钟不低于100次),胸廓下压幅度应大于5cm。每按压30次,给予患者人工呼吸2次。反复进行以上抢救动作,直至医务人员到来。

  应该说猝死本身并不是一种病,而是“结果”。是因为我们日常不注意,各种负面因素累积后,拉响了最终的导火索。换言之,如果本身没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基础心脏病等,平时又注意劳逸结合和缓解压力,基本就不会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了。

  竞争激烈如今天,大家做什么都是风风火火。都说诗酒趁年华,但是乐极生悲的事情不光有,而且几乎每天都在上映。果真要热烈到烧毁自己也无怨无悔吗?也不尽然吧,细水长流也不错嘛。

  北京医院●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如有特别需要,可微信预约)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