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人们很早之前就意识到“血压高”的这种情况。但是从认识高血压到辨明高血压的具体病理影响及临床意义却耗费了很多年,这主要是得益于期间发生的多起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间接促成了高血压研究的进步。
在上一期“时代印记”里我们介绍了血压计的发展史,应该说测量工具的不断进步,对研究该疾病本身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真正让人们对高血压“刮目相看”的则是“伟人的逝世”。
我们从头说起吧。
最早有高血压“暗示”的文章来自于几千年之前《皇帝内经》:咸者,脉弦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常吃咸的人,血压要更高一些”,现在来看果真是字字珠玑。
相比较而言,第一篇西方学者论述“盐与高血压”关系的论文发表于1904年(似乎晚了不少)。不过,理查德•伯瑞特(英国)在 1827年提出了“肾病理论”,证实高血压与肾病之间的关联,说明当时的医生们已经发现了高血压能够累及人体器官的事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到1914年费希尔(美国)已经明确指出了血压水平与人类过早死亡的关系。
终于,世人开始郑重其事地琢磨“高血压”了。
有些可惜的是人们虽然较早了解到高血压的存在,却始终未能明确高血压的具体危害。医学专家们普遍认为血压的升高不过是机体正常代偿的表现,非但不用治疗,还要想方设法保护这种在当时颇受肯定的“保护性反应”,而且这一观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中后期!
高血压研究的真正转折点出现在1945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因脑出血于4月12日猝死,享年63岁!消息传来人们很是惊诧,不约而同的询问着:健康的总统为什么会猝死?!
官方披露自1935年开始,罗斯福总统的血压就节节攀升,并从最初的136/78mmHg升至为两年后的162/98mmHg,1944年竞选总统时血压达到200/105 mmHg,最高时为260/150mmHg!同时心电图显示罗斯福的心脏肥大,尿蛋白也越来越严重。用现在的理论很好解释:高血压导致了多个脏器的损害。
总统有高血压为什么不治疗呢?
当时良性的高血压定义为血压不超过210/100mmHg,所以只要不超过该标准都属“正常”。
难怪罗斯福总统的血压高到“呼之欲出”,保健医生仍没有给予降压药,甚至有报道称总统当时居然被诊断为伤风感冒……呜呼哀哉,一代英豪就这样与世长辞!
当然,“意外”还在不断发生。随后十几年来,前苏联总统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也相继被类似的疾病夺走生命……
罗斯福总统的英年早逝,迫使人们重新审视高血压。为此,美国颁布了国家心脏法案,成立国家心脏研究所。心血管乃至整个医学史上最知名的研究之一:Framningham研究闪亮登场!该研究推翻之前的论调,初步将高血压定义为血压≥160/95mmHg。
至此,高血压终于退去了“保护性反应”的面纱。随着人群血压分布及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现今理想血压确定为<120/80mmHg。
鉴往知来,温故知新。
科学有时候很深奥,有时候却像一层窗户纸。只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之内,受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任何人都不可能享有预支科技红利的特权。如今我们对高血压的研究日渐深入,但是仍有很多待开垦的未知数。
所以有人如此形容医学:这个行业需要科学,需要艺术,需要革新,需要追求,也需要谦卑,但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最需要你的参与!
北京医院●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如有特别需要,可微信预约)
34 135998 8年前
32 134806 8年前
41 132153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