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26岁女演员徐婷因患淋巴癌昨日于北京去世。徐婷出生于安徽芜湖。曾出演过电影《云端恋人》《澳囧》《搞怪奇妙夜》,电视剧《老爸回家》《二叔》《把爱带回家》《逆光之恋》《会痛的十七岁》等影视剧。
2016年6月23日,徐婷身体不适在301医院做胸部纵隔CT发现:前纵隔病变,淋巴瘤可能性大,胸腺癌不除外。
2016年7月4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
她顽强的接受治疗,也在微博发表心情感言。
经过治疗,仍然在9月7日,也就是刚刚确诊2个月就离开了人世。
这一切都令人震惊,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她的生日!26岁美少女,患癌二个月就撒手人寰,一时间,大家都在问什么是纵隔肿瘤?淋巴瘤?胸腺癌?如何诊断治疗?
一、纵隔肿物的诊断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隔呈矢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 。正常情况下,纵隔位置较固定。
简单说纵隔就是心脏周围,两肺之间的这些组织的总称。这里发生的肿瘤包括淋巴瘤,胸腺瘤,胸腺癌,胸腺囊肿,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纵隔淋巴结肿大,畸胎瘤,结节病等等。
这么多病名一定让大家看的晕头转向,纵隔肿物一般也没有什么特殊症状,胸闷、胸痛、气促可能是纵隔肿物的相关症状,纵隔与心脏大血管重叠,一般病变胸片难以发现,要做胸部CT才能发现纵隔肿物,由于纵隔肿物靠近心脏,肺,大血管,诊断更加困难。
我们来看看几个病例:
病例一:
这是一位23岁纵隔肿瘤患者,在我科确诊恶性淋巴瘤后,经过治疗,明显好转了。
病例二:
这是一位53岁的纵隔肿瘤,胸腔积液患者,与徐婷类似,他也确诊是恶性淋巴瘤,很不幸的是,他也在确诊后两个月左右去世了!
病例三:
这是一位确诊胸腺癌患者,虽然不能手术,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四年,还健在。
这几个病例,可以采用穿刺病检,也可以采用软式胸腔镜活检。如下图,既可以放掉胸腔积液,又可以取到更多的组织以利于诊断。软式胸腔镜是医生的好帮手,它的作用包括胸腔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胸膜肿瘤诊断与治疗、气胸诊断与治疗、肺癌的诊断与分期、结核性胸水、顽固性良性胸水治疗、其他:粘连带清除、交感神经链切断等。
而对于下面三个纵隔病变,一般的穿刺就无能为力了。
这时需要我们的高手登场了,它就是超声支气管镜(EBUS)。EBUS,2002年问世,2007年进入中国大陆,它是目前胸部呼吸疾病诊治的最先进设备,是唯一可以对靠近心脏大血管及中心气道疾病进行诊治的设备,通过实时彩超引导对靠近心脏大血管及中心气道病灶进行安全的穿刺诊治,避免了致命的大出血,使这类过去无法诊治的病患得到了救治!
适应症:肺癌、纵隔肿瘤的淋巴结分期:术前分期、术后评估、化疗重新分期、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邻接心脏大血管、气管或大气道的病变诊治。
我院胸外科已成熟开展该项技术,目前为广东省内前三名,活检阳性率达95%以上。
这三例患者最后的诊断都是肺癌。
对于个别特别狡猾的纵隔肿物,躲在心脏的旁边,又不靠近气管,这时就需要我们使出杀手锏,胸腔镜探查了!
有些恶性淋巴瘤非常凶险,曾有一名来自湖北襄樊的14岁少年,因发烧一个月,发现胸部肿物来我科就诊,后来确诊是恶性淋巴瘤。省内专家会诊时,有一位专家说他活不过两周,当时患者精神还不错,没有明显消瘦,我们还不相信,后来在血液科治疗一个月还是离开了人世!
下面这位病友,9年前18岁时,因纵隔淋巴结肿大,在我省一家著名三甲医院拟诊为恶性淋巴瘤,建议马上入院,准备化疗,并告知预后极差,家属悲痛欲绝,来到我科就诊,当时EBUS还没有进入中国大陆,肿物靠近心脏无法穿刺,我们采用胸腔镜技术活检,最后诊断为良性的结节病,家属喜极而泣。
通过穿刺,软式胸腔镜,超声支气管镜(EBUS),胸腔镜探查,绝大多数纵隔病变可以得到诊断。
二、纵隔肿物的治疗和预防
诊断清楚了,还要有效治疗。下面,我讲讲纵隔肿物的治疗。
首先是一个令人泄气的消息,虽然人类已经登上月球,走向宇宙,但对人体,对疾病还是有很多未知。目前除了一些传染病之外,很多病的病因还不清楚,所以没有明确的预防方法,当然上工治未病,健康的生活习惯,严格戒烟,避免空气污染,不喝或少喝酒,不吃腌制品,不吃过热过硬食物,注意运动,保持乐观心情,相对是可以减少罹患恶性肿瘤的机会。
要注意定期体检,尤其是家族有恶性肿瘤病史的人或有长期吸烟,常吃腌制品,常吃过热过硬食物的人更要注意体检,尤其是超过四十岁以后,更要注意体检。
现在的现状仍然是希望尽早发现纵隔肿物,尽早治疗。
对于纵隔肿物确诊是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化疗是最好的选择。化疗敏感的患者,肿瘤可以很快缩小,像我前文中提到的一位23岁纵隔肿瘤患者,在我科确诊恶性淋巴瘤后,经过治疗,明显好转了。但恶性淋巴瘤是非常凶险的,像故事的女主角徐婷一发现已是晚期,CT中写的很清楚,前纵隔巨大肿块,7.6*3.7cm,像一个拳头大,并且包绕大血管,还有胸腔和心包积液,在这个时候,不要怪她选择了中医治疗,其实任何治疗都没有把握,化疗是最有效治疗,但化疗的痛苦也不是人人愿意承受的!如我前文中提到的一位53岁的纵隔肿瘤,胸腔积液患者,与徐婷类似,他也确诊是恶性淋巴瘤,作了积极的化疗,很不幸的是,他也在确诊后两个月左右去世了!更惨的是一位来自湖北襄樊的14岁少年,因发烧一个月,发现胸部肿物来我科就诊,后来确诊是恶性淋巴瘤。省内专家会诊时,有一位专家说他活不过两周,当时患者精神还不错,没有明显消瘦,我们还不相信,后来在血液科治疗一个月还是离开了人世!
其他的纵膈肿物,前上纵膈可能是胸腺瘤。
对于纵隔肿物确诊是胸腺瘤,以前要开胸手术,后来是经胸微创手术,我科已经开展了经剑突下超微创纵隔肿物胸腺瘤切除术,大大减少了病人的创伤。
要强调的是,胸腺瘤绝大多数是恶性肿瘤,所以一旦发现要尽早手术,不要等到像下面这位已经多发转移无法手术。
不过,多数胸腺瘤,胸腺癌进展比较缓慢,不像恶性淋巴瘤那么快致命。我们有位病人虽然不能手术,但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活了四年多。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纵隔肿瘤,即使侵犯大血管,但经过介入治疗及放化疗后,肿物变小了还是可以手术切除。我们有位29岁的患者,刚做了双胞胎的爸爸,就不幸发现了恶性胸腺瘤,而且侵犯了大血管,但是经过我们的介入治疗及化疗,肿物变小了,成功进行了手术。
如上图所示,肿物侵犯了大血管,无法马上手术。
如上图,肿物经过介入冷冻治疗后,缩小了,成功接受了手术!
对于一些很大的纵隔肿物,无法手术切除,介入治疗也是重要的办法!
纵隔肿物包绕心脏大血管,无法手术。徐婷的肿物也是这样的。
采用介入冷冻治疗尽量杀灭减小肿瘤。
上图是巨大肿瘤已侵犯心脏大血管无法手术。
通过介入治疗使肿瘤尽量缩小。
对于中纵隔肿瘤,如心包囊肿,支气管囊肿,可以通过更微创的5mm切口来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上图CT中白色心脏后方黑色的部分是支气管囊肿。
对于后纵隔神经来源的肿瘤,可以采用单孔胸腔镜技术完成手术。
还有巨大的纵隔肿瘤,无法微创手术,也可开胸手术切除。
还有一些纵隔肿物是纵隔淋巴结肿大,那要明确原因,对症治疗。
总之,微创诊疗技术已为纵隔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由于纵隔肿物靠近心脏大血管,容易侵犯压迫,所以一旦发现,除了是淋巴瘤,均建议尽快手术治疗。现在有些病友发现了纵隔肿物,没什么不舒服,由于害怕手术,能拖就拖,最后手术结果是恶性肿瘤,又追悔莫及。失去了最佳时机,实在令人惋惜。
纵隔肿瘤做了手术,有些还需要后续治疗和定期复查,不要大意。
徐婷是一个孝顺又非常努力的女孩子,天嫉英才,愿她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痛苦!(此文由胸外科医生王继勇公号供稿)
96 50683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