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怡

文章579 阅读量10258859

简介: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18岁的他因一习惯患上腰椎间盘突出……

18616 1年前

    2017年3月1日,浙江海宁新闻网发布消息《18岁男孩腰椎间盘突出,不得不手术!他的习惯年轻人几乎都有!》文中指出,今年仅有18岁的小李因长期保持久坐久站不动习惯导致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

  

    事实上,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比如,2017年01月12日《江南晚报》发文称,今年只有17岁的小安由于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得受不了,双腿无法站立”只能通过手术治疗。

  

    2012年11月19日,江南网发文称,某地一名21岁的男大学生由于场次保持同一姿势不动,导致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腿部肌肉无力、走路姿势变形的症状。幸运的是,及时就诊只需通过保守治疗即可。

  

    网络上也有各种关于年轻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咨询。

  

  

  

    看到这些真实的病例,有没有触目惊心的感觉?  事实上,这些病例只不过是年轻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很少的部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呈现年轻化趋势  “腰椎间盘突出是老年疾病吗?怎么这么多的年轻人甚至是花季少年都的了这一疾病呢?”  相信这是很多人在看到上述病例时最先呈现在脑海里的想法。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真的是“老年病”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脊柱亚专业组晏怡教授表示:“很多人都觉得腰椎间盘突出是所谓的‘老年病’年轻人不会患有此病,但其实近年来由于年轻人学习、工作等原因使得很多人在久坐中脊椎慢慢开始脱水,慢慢的造成腰椎间盘会突出,症状严重者就就像前文中的小李一样,需要手术治疗。”  所以,年轻人,不要你以为你的年轻就是不得腰椎间盘突出的资本,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趋势明显,为了健康,一定要注意正确用腰。

  

    年轻人怎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  “对于年轻人而言,腰椎退变尚未开始,所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就是避免加重腰椎退变的因素,避免外伤。”晏怡教授说。

  

    那么,生活中具体该怎么做呢?  1、注意保暖。腰部受凉后不利于腰部血液流通,刺激神经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使疼痛加重。  2、正确用腰。搬提重物常会单侧身体用力,也不利于腰椎间盘,所以要避免弯腰捡东西,捡东西时候应该先蹲下;搬抬重物,先做好准备姿势,不要突然用力等。  3、避免长期弯腰。弯腰时,腰椎间盘承受压力较一般站立时增大一倍以上!因此,应该避免长期弯腰,减小对腰椎间盘压力预防或减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  4、适当的活动。长期久坐,腰椎处于后弯状态,腰部肌肉韧带均处在紧张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大10倍!因此,建议生活和工作中可以每坐20~30分钟就站立一下、走动一下,养成良好的习惯。  5、避免刺激性饮食。生冷、烟酒等刺激性饮食不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所以要尽量避免。

  

    腰椎间盘突出了怎么治疗?  预防永远是面对疾病的第一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预防都能够起到作用。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不幸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治疗呢?  晏怡教授表示:“很多人觉得腰椎间盘突出只是‘小病’没有必要到医院就诊,但其实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如果任由疾病发展的话,可能导致患者难以正常行走,甚至出现大小便障碍。所以,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一定要及时治疗。”  目前,脊柱神经外科临床医生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其中,保守治疗主要是牵引、卧床休息、封闭、佩戴腰围制动、推拿疗法等;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则可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开放性手术或微创手术,而微创手术之中,如果患者病情符合的话,椎间孔镜手术堪称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治疗的新选择——神经外科  对于多数患者而言,得病之后到医院哪个科室看是个极大的问题。那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而言,如果病情已经严重到需要手术的话应该选择哪个科室呢?  “神经外科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也是更好的选择。”晏怡教授说,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疾病对于患者造成的最大危害便是造成脊髓或神经的压迫,手术也主要是解除压迫,自此过程中需要和娇弱的脊髓、神经打交道,而保护神经和脊髓正是神经外科医生的特长,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如果需要手术治疗的话,最好能选择神经外科完成手术!

  

  晏怡医生重庆 重庆 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