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向东

文章379 阅读量14967

简介:其它、二级心理咨询师,暂无精神心理科

“北川首富”震后一无所有现在比以前更富有

98 1年前

  “北川首富”震后一无所有现在比以前更富有

  从家产千万富甲一方,到痛失亲人身无长物,被人称为“北川首富”的文孝泉怎么也想不到,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竟会发生在他身上,而且还是在一瞬间。

  地震之后,自觉已“泯然众人”的他痛苦过、沉沦过,直到比他小11岁的“准亲家”张兰走进他的生活,他才鼓起勇气开始二次创业。“给我五年,我会变回原来那个文孝泉。”已经56岁的他依旧满怀豪情。

   “文家一条街”

  提起文孝泉,北川老县城的居民几乎尽人皆知。

  地震以前,县城里有个杨家街,街道两边是繁华的“羌乡名品市场”。文孝泉兄妹七人在这里共拥有24家店面,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七人中有的开旅店,有的做餐饮,有的出租房屋,个个生意红火,七兄妹资产达两三千万,杨家街也被人们戏称为“文家一条街”。

  其中,56岁的老大文孝泉家有一栋1000多平方米的七层楼房,一楼五家店面用来出租,二、三楼是文孝泉的“文家旅馆”,四、五、七楼也对外出租,只有六楼由他一家自住。

  文孝泉说,他家的位置是市场里最好的,别人一楼的店面月租金不过四五千元,他的店面租金上万还有人抢着租。“每年就算啥都不干,也可以有20万元的纯收入。”

  不过,文家的富有并不只是靠天时地利。六弟文孝斌说,小时候文家穷得叮当响,连每年几元钱的学费都出不起。兄妹几人早早辍学,有的学漆工,有的学瓦匠,苦干了一二十年才个个有了些家业。

  2000年左右,县里要在文家附近建“羌乡名品市场”,动员居民拆迁。不少人嫌补偿低,不愿意拆,可文孝泉第一个站出来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文家人纷纷跟随,其他人见状也没了劲头,拆迁顺利完成。

  多年后,提起当时拆迁的决定,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文孝泉仍是一脸得意:“县里承诺先拆迁的可以在市场里优先选址建房。市场位置、规划都很好,很多人都没有长远眼光,其实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此后正如文孝泉所愿,他靠补偿款和借款在最好的位置建起了七层楼,此外还承包了万亩山林。几年经营,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在许多人眼里,他就是“北川首富”。

  痛失亲人成遗憾

  “5·12”大地震时,文孝泉正和几个朋友在离家500米远的饭店里喝酒。瞬间的地动山摇后,饭店垮了,他幸运地跑了出来。他在分不清是黄还是黑的漫天尘土中奔跑,想赶紧回去看看妻子。跑到一所幼儿园时,他想起两个外孙还在里边。

  幼儿园里只有不到十个孩子和老师跑了出来,园长刘霞看到文孝泉说:“文大爷,你来我们就不慌了。”

  文孝泉与随后赶来的城关镇和县检察院的两位工作人员,还有小学体育老师刘铁军,靠双手从废墟中救出20多个孩子。

  刘铁军现在还记得,几个人拼命地用手刨,合力搬水泥板,文孝泉的手磨破了,裤腿上也磨出一个大洞,膝盖血肉模糊。

  文孝泉说,他当时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在幼儿园硬是拼了四个小时。他嗓子都喊哑了,还是没见到两个外孙。最后他背起一个孩子往城外撤,“我当时想着,两个外孙要是没了,背上这孩子又没人认领,我就把他当我的外孙。”文孝泉说。

  事后这个叫斌斌的和文孝泉大外孙一个班的孩子被父母领走,文孝泉的两个外孙却再也没有回来。和外孙一起离去的还有他的妻子。

  当有人问起他拼命救别人的孩子,却没先去找找外孙、看看妻子,会不会后悔时,他总是摇头。但他的家人告诉记者,地震后不到半个月,他的一头黑发竟变成花白。

  变身平民难适应

  一场地震,也让文孝泉多年的积累化为乌有。“楼房塌了,里边什么东西都没拿出来。我的钱都用作流动资金,银行里存着的只有地震当天上午房客给我的一万多块钱。”文孝泉说。

  震后他和所有人一样,每月领300元钱,每天领1斤粮。以前住在花十几万装修的屋子里,现在的板房不过十几平米,局促而简陋;以前家里有一万多元买的62英寸彩电,现在只是“一个21英寸的电视凑合着看”;以前给侄子外甥的红包都是100元,现在只能给10元了……

  如今,文孝泉出门时经常戴一顶草帽,穿着一身廉价的西服和一双胶鞋,早已不复往日的气派。用他的话说,震前震后的生活“差着十万八千里”。

  更让文孝泉难以忍受的是,他竟和以前那些在城里游手好闲的“瓜娃子们”住在了一起。他心有不甘地说:“我现在和他们没什么两样了。”他还发现,人们看他的眼神和以前不一样了,好像不再那么尊敬和客气,“可能是我太敏感了吧。”

  文孝泉觉得不再怀揣巨款的自己让人瞧不起,“刚开始,我觉得自己啥都没了。别人一定在背后笑话自己,所以看见以前的熟人也不想打招呼。”整整一年的时间,他每日用酒精麻醉自己,“天天喝、顿顿喝,把自己喝醉,只要一清醒,见到人就哭。”“其实人家哪有笑话你嘛。大家都在遭难,都在住板房,你是自己心里在作怪。”2009年初与其结合的妻子张兰不止一次劝解文孝泉,慢慢地,他才从牛角尖里钻出来。

  和“准亲家”重组家庭

  45岁的张兰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是北川茅坝中学的校长,自己在羌乡名品市场开了一家涂料店,儿子儿媳在不远处经营一家手机店,女儿上着大专。一场地震过后,她的丈夫、儿子、儿媳和孙子都遇难了,只留下她和女儿相依为命。

  震后被送到九洲体育馆的她没地方住,只能和文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说起来两家相识多年,还颇有渊源。文孝泉的老父亲说,孝泉的大女儿文静曾和张兰的儿子处过对象,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文孝泉也和张兰家认了亲家,可惜最后两个孩子分手了。

  两人本就遭遇人间惨剧,同病相怜,有什么跑腿干活的事文孝泉会主动帮“亲家”处理。一来二去,两人互相有了好感,开始“耍起了朋友”。

  得知两人要结合,双方的儿女们竭力反对。

  不过文孝泉决心已定:“现在是特殊时期嘛,我们都在悲痛之中,在一起可以互相照应帮助,再说以前也认识。”

  就这样,两人在2009年初领了结婚证,并参加了4月26日北川举行的集体婚礼。

  张兰也在一点点地改变文家人对她的看法。文明、文静两个姑娘也逐渐接受了这个继母。

  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在张兰的陪伴和开解下,文孝泉开始把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每天7时,他就和张兰一起在板房周围逛逛,回到家后,抱着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到了做饭时间,善于烹调的文孝泉就主动下厨,给一家人做出一桌香喷喷的饭菜。

  采访当天中午,在厨房里,扫一眼菜肉,文孝泉马上就有了中午的菜谱。

  一会儿功夫,香气四溢的三菜一汤便端到桌上。女儿、女婿和孙儿也都到齐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到孙儿来了,文孝泉一把抱过孙子:“来,爷爷抱哦。亲一口!小乖乖!”

  文孝泉原来的两个外孙在地震中遇难,眼前的孙子洲洲和孙女妞妞先后在去年年尾和今年年初诞生,看着新生命,文孝泉就觉得有了希望、有了盼头。

  五年内重振家业

  靠着那1万元钱的房租,加上三位亲人离去得到的 7.4万元补偿,再靠积累多年的人脉资源,文孝泉开始了重振家业之路。

  最近,他中了北茂公路工程的两个标段,总价值1100万元左右,保证金需300万,而这300万都是他向朋友借的。此外他还计划在承包的山林附近开个木材加工厂。

  如今文孝泉逐渐恢复了以前的精明能干,开始仔细打理一家人的生活,就连过年吃团圆饭,他都会详细列出需要的十来种菜,让家人按单子购买。

   4月 19日记者约他见面时,他正忙着到公路工地察看。“22日早上8点半,你到板房区×区×号找我。那天下午我要到绵阳办事,只有上午有空。”他掰着指头安排自己的时间。

  当被问到计划用几年时间恢复家业时,他颇为自信地说:“给我五年,我会变回原来那个文孝泉。”

  自述:虽然钱没了,日子还是比以前好

    谈起地震前后自己生活的改变,文孝泉的声音显得平和了许多:“地震过后,虽然钱都没了,但现在的日子还是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小时候家里穷,为了赚钱,除了没做过贼,什么都做过。现在嘛,虽然啥都没了,但我还有两个女婿,他们在外面包工程,做得还不错!”

    “我现在不是‘百万富翁’,更不是‘千万富翁’。不过也无所谓,反正又不是没穷过,何况,我已经富过了。人生一辈子,不就是酸甜苦辣都得经历一下么?”说这话时,文孝泉眉毛下一双牵满鱼尾纹的眼睛闪着光。

    吃饭的空当,文孝泉和在外承包工程的二女婿李传均摆起龙门阵,不时说:“要是工程接下来了,买材料、看工地、施工这些事情一定要请放心的人,免得出啥子漏子。”李传均一边听着老爷子的经验,一边直点头。

    看着孙子、孙女,文孝泉也不忘叮嘱两个女婿:“我57岁了,已经老了。在外面奔波已经熬不起了,只可以给你们说些经验。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文家重新站起来的这个担子,就交到你们两个人身上了。”

  当完女婿的“军师”,文孝泉高兴地抱起孙子洲洲:“叫‘爷爷’,‘爷爷’。”

  记者手记:他以前富过现在更富有

  曾经,一度以为拥有可以满足一切奢侈欲望的金钱,活着一辈子才是快乐而又幸福的。在听完文孝泉两年来的心路历程后,这种傻傻的观念被彻底颠覆。原来,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和亲人健健康康在一起。

  即使吃着粗茶淡饭,嚼在嘴里,也是香甜的。就像地震来袭那一瞬间,我们所有人都紧紧聚在一起,围成一个圈。环顾四周,看到熟悉的面孔都在,陌生的面孔也在。于是,心安。

  文孝泉,就那样把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摆在我面前,让我领悟,我不需要用同情的眼光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扫地。对他而言,千万富翁也罢,板房清洁工也罢,他还是文孝泉。

  他以前富过,现在却更富有。因为,孙子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两个女婿已经扛过了撑起文家的大梁,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在一起。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