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术后必须重点观察运动功能。癫痫手术(尤其是切除性手术、致痫灶位于或邻近运动相关脑区的手术)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运动功能,术后密切监测可及时发现异常、干预并发症,保障患者术后恢复。

需从 “影响原因” 和 “观察重点” 两方面明确监测的必要性:
术后需观察运动功能的核心原因
手术区域关联:若致痫灶位于大脑运动皮层(如额叶中央前回)或运动传导通路(如内囊),手术操作可能对运动神经细胞或纤维造成短暂刺激、水肿,甚至轻微损伤,导致运动功能异常。
术后水肿影响:术后早期脑组织普遍存在水肿,即使手术未直接涉及运动区,水肿也可能压迫邻近运动相关脑区,暂时影响运动功能(如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
排查并发症:少数情况下,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也可能间接损害运动通路,观察运动功能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此类严重问题。
术后运动功能的观察重点
观察内容:需逐一评估双侧肢体(上肢、下肢)的肌力(如能否抬举、对抗阻力)、肌张力(如肢体是否僵硬或松软)、运动协调性(如能否准确抓握物品、行走是否平稳),以及是否存在异常运动(如抽搐、肢体震颤)。
观察时机:术后早期(数小时至数天内)需频繁监测(如每 4-8 小时 1 次),重点关注水肿高峰期(通常术后 3-5 天)的功能变化;若出现突发肢体无力、活动障碍加重,需立即告知医生,排查是否存在脑水肿加重或出血。
长期随访:术后恢复期(数周至数月)也需定期复查运动功能,评估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综上,癫痫术后观察运动功能是评估手术安全性、及时处理并发症、指导康复的关键环节,需由医护人员专业评估,家属也可协助观察患者日常活动(如穿衣、行走、进食)是否存在异常,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2025-08-22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