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湿疹不会传染。耳内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耳部皮肤炎症反应,并非由病原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与过敏、环境、个体体质等因素相关。与耳内湿疹患者正常接触,无论是直接接触耳部患处,还是间接接触其使用过的物品,均不会使人患上耳内湿疹。不过,由于其容易反复发作,需了解发病机制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

耳内湿疹主要与免疫功能异常和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症状表现为耳部瘙痒、红斑、丘疹、渗出等。内在因素方面,个体过敏体质是重要诱因,当患者本身对某些物质如食物(牛奶、海鲜等)、吸入物(花粉、尘螨等)存在过敏反应时,接触这些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并启动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并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耳部皮肤的炎症反应。此外,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慢性疾病等也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耳内湿疹发病风险。
外在因素上,潮湿的环境、频繁掏耳导致的耳道皮肤损伤、使用刺激性的耳部清洁产品等,会破坏耳部皮肤的屏障功能,使外界物质更容易刺激皮肤引发炎症。
然而,对比具有传染性的真菌性外耳道炎等耳部疾病,其由真菌病原体感染导致,真菌可通过共用挖耳工具、潮湿环境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上述因素均属于个体自身生理或环境因素影响,不存在可传播的病原体,因此不具备传染性。
针对耳内湿疹,建议患者首先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确定自身过敏物质,在生活中尽量远离。同时需要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频繁掏耳,防止损伤耳道皮肤,在洗澡、洗头时注意防止水进入耳道,若不慎进水,可使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拭。
在治疗方面,症状较轻时可遵医嘱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减轻炎症;渗出较多时,可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待渗出减少后再使用药膏。若瘙痒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降低耳内湿疹复发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