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干性湿疹和脂溢性皮炎的区别

干性湿疹和脂溢性皮炎在病因、临床表现、好发部位、病理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若发现皮肤出现红斑、脱屑及瘙痒症状,难以自行判断时,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1、病因:干性湿疹主要因皮肤水分脱失、皮脂分泌减少所致,常见于皮肤干燥人群、老年人,或因过度清洁、频繁使用刺激性洗浴产品、环境干燥等因素诱发;冬季气温低、湿度下降时更易发作。脂溢性皮炎则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免疫功能失调及遗传易感性相关,精神压力、饮食油腻、酗酒等可加重病情。


2、临床表现:干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伴细裂纹路,严重时出现红斑、脱屑及皲裂,常有明显瘙痒;搔抓后可引发继发性感染,出现渗液、结痂。脂溢性皮炎初期为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片,表面覆油腻性糠状鳞屑或痂皮,边界较清晰,炎症明显时可伴糜烂、渗出;瘙痒程度不一,部分患者伴有灼热感。


3、好发部位:干性湿疹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尤其多见于四肢伸侧、手部、肘膝关节及小腿胫前,也可累及面部;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区域,如头皮、面部(眉间、鼻翼两侧)、胸背部、腋窝、腹股沟等,婴儿脂溢性皮炎常见于头皮、眉间及耳后。


4、病理特征:干性湿疹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肥厚,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脂溢性皮炎病理显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马拉色菌染色常呈阳性。


日常应避免过度清洁皮肤,选择温和的洗浴产品,干性湿疹患者需加强皮肤保湿,脂溢性皮炎患者应减少高糖高脂饮食,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过度去脂;出现症状后避免搔抓或自行用药,遵医嘱规范治疗以促进恢复。

2025-04-30浏览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王尚兰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咨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