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性皮肤病主要包括丹毒、蜂窝织炎、脓疱疮等,这些疾病因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引发,在临床症状上各有特点。

1、丹毒: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真皮炎症。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微小损伤侵入,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发病初期,局部皮肤出现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展,表面紧张发亮,颜色鲜红,可伴有灼热、疼痛。病情进展时,患者常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局部组织坏死、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
2、蜂窝织炎: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变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边界不清,中央部位颜色较深,周围颜色较浅,按压疼痛加剧,严重时可出现水疱、破溃、坏死。
3、脓疱疮: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具有较强传染性,好发于儿童。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寻常型脓疱疮和大疱性脓疱疮。寻常型脓疱疮初起为红斑或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黄色结痂;大疱性脓疱疮疱壁较厚,内含半月形积脓。患者一般症状较轻。
对于发热性皮肤病,预防感染至关重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及时处理小伤口,可降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风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物品。若发现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脓疱等异常,或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025-04-30浏览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