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抽动症心理治疗具体作用大吗

抽动症是孩子出现不自主的小动作(比如频繁眨眼、耸肩、清嗓子)的一种情况,很多家长在治疗时会纠结心理治疗的作用。实际上,心理治疗对抽动症孩子来说作用不小,它不是直接 “消除” 抽动动作,而是从心理和行为层面帮助孩子调节状态,减少症状影响,是抽动症综合治疗中很关键的一环。



1、帮助孩子缓解负面情绪,减少情绪对抽动的影响。很多抽动症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异常动作感到自卑、焦虑,比如担心被同学嘲笑而不敢主动社交,或者因为家长的过度关注而变得紧张,这些负面情绪反而会让抽动症状更频繁。心理治疗时,医生会用温和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烦恼,教孩子用简单的方法释放情绪,比如通过画画、听音乐缓解焦虑,或者通过倾诉表达自卑感受。当孩子的情绪变平稳后,抽动动作出现的频率也会慢慢降低。


2、改善孩子的行为习惯,减少抽动动作的发生。有些抽动症孩子的动作会受不良行为模式影响,比如无聊时会不自觉加重眨眼动作,或者紧张时会频繁清嗓子。心理治疗中,医生会帮孩子和家长找到这些 “诱发因素”,然后教孩子用更合适的行为替代抽动动作,比如当想眨眼时,换成轻轻闭眼再慢慢睁开;想清嗓子时,换成喝口水润润喉咙。同时也会提醒家长避免过度关注孩子的抽动动作(比如不要反复说 “别眨眼”),减少对孩子的行为干扰,慢慢帮孩子养成更健康的行为习惯。


3、提升孩子和家长的应对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抽动症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交,比如上课频繁抽动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和同学相处时因动作异常被孤立。心理治疗会教孩子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比如告诉孩子如何礼貌地向同学解释自己的情况,或者如何在抽动发作时保持冷静;也会给家长指导,比如如何和学校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如何在家庭中营造轻松的氛围,避免给孩子压力。当孩子和家长都掌握了应对方法,就能更好地面对抽动症带来的困扰,让生活和学习少受影响。


家长在考虑抽动症心理治疗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医院的儿童心理科或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确保治疗的专业性。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配合治疗,比如在家时提醒孩子练习心理治疗中学到的情绪调节方法;不要因为急于看到效果而焦虑,心理治疗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作用,多给孩子和自己耐心。同时,也要定期带孩子复查,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让孩子在心理治疗的帮助下,逐步减少抽动影响,健康成长。

2025-08-2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