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当是小儿疳积的常见原因,比如长期吃零食、暴饮暴食或挑食偏食,都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食物积滞、营养吸收差,进而引发疳积。 针对这类疳积,关键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习惯来帮脾胃 “减负”,逐步恢复消化功能。

1、及时调整饮食结构,给脾胃 “松绑”。 首先要停掉所有零食、甜食和油炸食物,这些食物最容易积在肠胃里。日常饮食换成软烂、易消化的食材,比如小米粥、山药粥、蒸南瓜、土豆泥等,这些食物不用脾胃 “费力” 消化,还能慢慢滋养脾胃;肉类、蛋类要适量,且做得软烂,比如把瘦肉剁成肉末煮粥,鸡蛋蒸成蛋羹,避免给脾胃添负担;蔬菜选嫩叶菜,切碎煮软后给孩子吃,补充维生素的同时不刺激肠胃,坚持 1-2 周,积滞情况会明显缓解。
2、纠正不良进食习惯,让脾胃 “规律工作”。 很多疳积是 “喂出来” 的,要改掉追着喂、强迫吃的习惯,让孩子自主决定吃多少,吃饱了就停,避免 “撑坏” 脾胃;固定三餐时间,两餐之间如果饿了,只给少量苹果泥(蒸熟更好消化)或温牛奶,不允许吃饼干、糖果等零食,让脾胃形成 “规律工作” 的习惯;吃饭时让孩子坐在餐桌前,不边吃边玩,专注吃饭能帮肠胃更好地 “配合” 消化,减少食物积滞的可能。
3、配合温和调理,帮脾胃 “恢复力气”。 饮食调整的同时,可通过简单方法辅助脾胃功能恢复。每天饭后 1 小时,顺时针轻轻揉孩子肚子(绕肚脐画圈,每次 5-10 分钟),力度要轻,帮助肠胃蠕动,促进积滞排出;如果孩子积滞严重,食欲差、肚子胀,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温和的食疗方,比如用少量炒麦芽、炒山楂煮水给孩子喝(味道微酸,孩子易接受),帮助消食化积,但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避免伤了脾胃。
家长要注意,疳积恢复需要时间,不要急于求成。调整饮食后,如果孩子出现食欲慢慢变好、大便规律、精神状态改善,说明调理有效果;若持续 1 个月仍无好转,或出现体重下降、哭闹不止,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只要坚持科学调理,孩子的脾胃功能会逐步恢复,疳积症状也会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