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快速平缓焦虑情绪的药物,主要集中在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部分短效抗焦虑药,这类药物起效快(通常 30 分钟至数小时内),适合缓解急性焦虑发作(如突然心慌、紧张、惊恐发作),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具体分类及特点如下:

一、苯二氮䓬类药物:急性焦虑的 “快速缓解药”
这类是临床常用的快速抗焦虑药,通过增强大脑中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快速减轻焦虑症状,常见药物包括:
劳拉西泮:起效时间约 30-60 分钟,作用持续 6-8 小时,适合缓解中重度急性焦虑,如惊恐发作时的强烈恐惧、心慌;
阿普唑仑:起效约 1-2 小时,持续 6-12 小时,除缓解急性焦虑,也可用于短期改善睡眠相关焦虑;
地西泮:起效稍慢(1-2 小时),但作用时间长(12-24 小时),适合需持续控制焦虑的情况,如术前焦虑。
需注意:这类药物属于国家管控精神药品,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如停药后出现戒断反应:失眠、焦虑反弹),因此通常用于短期治疗(一般不超过 2-4 周),且需按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不可自行加量或停药。
二、其他短效抗焦虑药:兼顾 “快速缓解与低依赖”
部分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也能较快缓解焦虑,且依赖性较低,适合短期或急性焦虑使用:
丁螺环酮:起效约 1-2 小时,虽比苯二氮䓬类稍慢,但无明显镇静作用,不影响日常活动(如开车、工作),适合缓解轻中度急性焦虑,尤其适合担心药物依赖的患者;
坦度螺酮:起效时间与丁螺环酮类似,通过作用于 5 - 羟色胺受体缓解焦虑,对伴有的抑郁情绪也有一定改善作用,适合急性焦虑发作频率较低的患者。
这类药物虽依赖性低,但仍需医生评估后使用,不可自行购买。
三、使用关键:必须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需特别提醒:上述药物均为处方药,使用前需满足两个前提 ——
明确诊断:医生需先判断焦虑类型(急性 / 慢性)、严重程度,排除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心慌,可能被误判为焦虑);
个体化方案:医生会根据年龄、肝肾功能、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抑郁症、高血压)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例如老年人慎用苯二氮䓬类(易导致嗜睡、跌倒),有药物依赖史者优先选择丁螺环酮类。
此外,这类药物不可与酒精、其他镇静药物同服(可能加重嗜睡、呼吸抑制),也不可用于长期控制慢性焦虑(慢性焦虑需长期使用的药物多为抗抑郁药,起效较慢但作用持久,如舍曲林、文拉法辛)。
总之,能快速平缓情绪的焦虑症药物以苯二氮䓬类为主,虽起效快但需严格管控,使用时务必遵循 “医生诊断→短期使用→定期复诊” 的原则,避免因自行用药导致依赖或延误病情。若出现急性焦虑发作,建议先通过深呼吸、正念等方式临时缓解,同时及时就医,由医生制定安全的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