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患抑郁症,可能与社会认知偏差、治疗压力累积、心理负担过重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涉及病情本身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关联等疾病因素。抑郁常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对事物兴趣下降、睡眠质量差等,这些因素交织会增加患病可能。

一、非疾病因素:
1、社会认知偏差:部分人对乙肝存在误解,导致患者遭遇疏远或歧视,使其产生自卑、孤独感,长期处于负面社交环境中,易诱发抑郁情绪。
2、治疗压力累积:乙肝治疗周期长,需定期检查、长期用药,经济开销与时间投入较大,反复的治疗流程会逐渐消磨耐心,形成心理压力。
3、心理负担过重:患者担心病情进展、传染他人,或对未来生活、工作产生忧虑,过度的精神内耗会打破心理平衡,引发抑郁倾向。
二、疾病因素:
1、病情本身影响:乙肝病毒可能影响机体代谢,或导致身体不适(如乏力、肝区不适),长期躯体不适会降低生活质量,间接影响情绪状态。
2、药物不良反应:部分治疗药物可能引发头晕、恶心等不适,或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情绪波动,增加抑郁发生的可能性。
3、免疫功能关联:乙肝患者免疫功能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间接影响神经递质分泌,进而干扰情绪调节,使情绪稳定性下降。
乙肝患者若出现持续抑郁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或心理专业人员求助。家人和社会需给予理解与支持,纠正认知偏差,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患者自身也需学会调节心态,配合治疗以改善身心状态。
2025-08-01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