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并非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免疫系统失调驱动下的一场“皮肤失控生长”。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恶性循环。

1、 免疫系统发出错误的“加速信号”。 在银屑病患者体内,活化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会聚集到真皮层和表皮层,并释放过量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7/23。这些细胞因子如同强大的“生长指令”,持续、强烈地刺激表皮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使其进入超常的增殖状态。
2、 细胞周期极速缩短,导致表皮新陈代谢彻底紊乱。 正常皮肤的更新周期约为28天,细胞有足够的时间成熟、角化并自然脱落。而在银屑病皮损处,这个周期被急剧缩短至仅3-4天。由于细胞分裂速度太快,新生细胞没有时间正常分化和成熟,便带着细胞核被推送到皮肤表面。这直接导致了临床上看到的“银白色鳞屑”(为大量未成熟的细胞和空气)和“表皮增厚”(棘层肥厚)。
3、 异常增殖的细胞本身又会加剧免疫炎症。 快速增殖的角质形成细胞并非被动受害者,它们也会主动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些物质反过来又会重新招募和激活更多的免疫细胞进入皮肤。这就形成了一个“免疫系统刺激细胞增殖,增殖的细胞又喂养免疫炎症”的自我维持的恶性循环,使得病情持续和迁延。
因此,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是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核心执行环节。它连接了免疫系统的内在错误与皮肤表面的典型病变。现代治疗中,许多高效的生物制剂正是通过精准阻断那些关键的“加速信号”(炎症因子),来平息这场风暴,从而使细胞的生长节奏恢复正常。
2025-10-11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