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异常会诱发癫痫,这是癫痫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大脑的正常运作依赖不同类型神经递质的平衡 —— 有的神经递质负责 “抑制” 神经兴奋,有的负责 “促进” 神经兴奋,二者相互制约维持稳定。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比如抑制性递质减少或兴奋性递质增多,就可能导致神经细胞过度兴奋、异常放电,最终引发癫痫发作。

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足,会失去对神经兴奋的 “约束”。大脑中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是 γ- 氨基丁酸(简称 GABA),它就像 “刹车” 一样,能减缓神经细胞的活动速度,防止神经过度兴奋。如果 GABA 的生成减少、释放不足,或作用效果减弱,“刹车” 功能就会失效,神经细胞容易陷入过度活跃状态,大量神经细胞同时异常放电,就可能诱发癫痫发作。比如部分癫痫患者天生 GABA 合成相关的酶不足,或因脑损伤、药物影响导致 GABA 作用受阻,都会增加发作风险;之前提到的维生素 B6 缺乏,也会因影响 GABA 合成间接诱发癫痫,本质就是抑制性递质异常的表现。
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多,会 “助推” 神经过度兴奋。除了抑制性递质,大脑中还有谷氨酸、乙酰胆碱等兴奋性神经递质,它们像 “油门” 一样,能增强神经细胞的活动。如果这些兴奋性递质的数量过多,或作用过强,“油门” 失控,神经细胞会被过度激活,快速产生大量异常电信号。这些电信号扩散到大脑其他区域,就可能引发癫痫发作。比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后,受损的脑组织可能会释放过多谷氨酸,导致局部神经兴奋失控,成为癫痫发作的 “病灶”;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能让神经细胞对兴奋性递质更敏感,即使正常量的递质也会引发过度反应。
神经递质平衡被外界因素干扰,也可能诱发癫痫。除了先天或疾病导致的神经递质合成、释放异常,一些日常因素也可能暂时打破神经递质平衡,间接诱发癫痫。比如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 GABA 的合成,导致抑制功能下降;长期焦虑、压力大可能导致兴奋性递质分泌增多,加剧神经兴奋;某些药物(如部分抗抑郁药、兴奋剂)或酒精戒断,也可能干扰神经递质的代谢与作用,让原本稳定的神经平衡被打破。这些因素叠加,会让神经递质异常的风险升高,尤其对本身神经递质调节能力较弱的癫痫患者,更容易诱发发作。
了解神经递质与癫痫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避诱发因素:日常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影响 GABA 合成;学会调节情绪,减少压力对神经递质的干扰;避免滥用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药物,饮酒者需逐步戒酒,减少戒断反应对神经平衡的破坏。如果已确诊癫痫,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部分药物正是通过补充抑制性递质、减少兴奋性递质来恢复神经平衡,从而控制发作。
关注神经递质平衡,本质是守护大脑神经的稳定状态。通过规避干扰神经递质的因素、配合专业治疗,能有效降低因递质异常诱发癫痫的风险,帮助维持大脑正常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若出现频繁头痛、肢体麻木、短暂意识异常等可能与神经递质相关的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