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固生堂中医医院
北京固生堂中医医院
一级
专科医院
简介:位于东城区六铺炕3号迤北,它是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旗下分院,也是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建单位,也是北京广安门医院医联体合作单位。医院内擅长肿瘤、妇科疾病、心脑血管、抽动障碍、失眠、焦虑等专家较多,提供推拿、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医院秉承“良心医、放心药”的堂训,致力于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诊疗服务。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
010-67101127
北京市东城区六铺炕3号迤北
举报/反馈
首页
本院科室
本院医生
健康科普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脂会舌有瘀斑吗
高血脂是否会表现为舌有瘀斑,这一问题涉及到血脂水平与身体其他部位症状之间的关联。高血脂通常指的是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舌有瘀斑则可能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 高血脂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舌有瘀斑,但长期高血脂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进而影响血液循环,使得血液在微小血管中流动不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缺乏运动为啥致高血脂
缺乏运动是导致高血脂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使得脂肪不能被有效利用,从而在血液中积累形成高血脂。人体通过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脂肪的分解和利用,进而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相反,缺乏运动会使脂肪代谢效率降低,导致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升高,形成高血脂。 在日常生活中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年轻人咋预防高血脂
年轻人预防高血脂,关键在于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长期高血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年轻人由于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很容易出现高血脂问题。高血脂的形成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预防高血脂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尤其是调整饮食结构和增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有嗜睡表现吗
糖尿病患者有时会表现出嗜睡的症状。嗜睡是糖尿病的一种非典型症状,它提醒我们身体可能在应对血糖控制的问题。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避免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糖尿病引起的嗜睡,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身体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进而引发疲劳和嗜睡。这种现象是因为血糖水平过高,使得身体细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能吃粗粮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粗粮。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也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 粗粮,如糙米、燕麦、玉米和全麦制品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与精制谷物相比,粗粮的消化速度较慢,这意味着它们不会像精制谷物那样迅速提高血糖水平。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速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脂会致心衰吗
高血脂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血脂,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长期存在会导致血管壁上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影响心脏功能,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高血脂导致心力衰竭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上。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液中过多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管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患者忌喝啥汤
高血压患者不宜喝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汤品。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脂肪和胆固醇,因为这些成分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高盐分的汤品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引起血压升高;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汤品则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影响血压控制。 高血压患者应该选择低盐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如何温化痰湿
糖尿病患者在温化痰湿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利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和药物来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状态。温化痰湿的核心在于通过温和的方式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从而达到改善糖尿病患者体质的目的。 温化痰湿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方法,主要基于中医理论中的湿邪概念。糖尿病患者体内湿气过重,容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有健忘表现吗
高血压可能导致健忘的表现。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持续升高,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其中就包括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 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脑血管病变上。高血压会加速脑血管的硬化和狭窄,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包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会致冠心病吗
糖尿病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会影响人体对血糖的调节。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损伤,进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糖尿病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包括高血糖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增强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中药茶饮能控糖尿病吗
中药茶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控制糖尿病,但它们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 中药茶饮中含有一些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草药,如苦瓜、桑叶、山药等。这些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它们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式,帮助降低血糖水平。这些草药的作用机制复杂,且个体差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中医气功咋辅治高血脂
中医气功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来帮助改善高血脂的症状。中医气功的核心在于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技巧,调整人体的内在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气功治疗高血脂主要基于“气”的调节和“血”的流通两个核心原则。气功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技巧,帮助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脂有烦躁表现吗
高血脂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烦躁情绪,但高血脂引发的生理变化可能会间接影响情绪状态。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这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对身体其他系统产生影响。在生理层面,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壁脂质沉积,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影响脑部血流。脑部血流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异常,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脂患者忌吃啥豆制品
高血脂患者应避免食用豆制品中的豆豉和豆酱等发酵豆制品。 高血脂患者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豆制品中,豆豉和豆酱等发酵豆制品含有较高的钠盐和脂肪,这些成分容易导致血脂水平升高。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影响血脂代谢,不利于高血脂患者的健康。 对于高血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能听舒缓音乐吗?
高血压患者可以听舒缓音乐。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舒缓音乐能够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这是因为音乐能够影响大脑的情绪中枢,进而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使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听音乐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都是高血压患者需要关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肾病患者易患高血脂吗
肾病患者确实容易并发高血脂。肾病与高血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肾功能的下降会导致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增加高血脂的风险。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脂肪,导致血脂水平升高。肾病患者常常伴有炎症反应,这也会进一步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异常。 在肾病患者中,高血脂的风险增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患者咋护理体重
高血压患者护理体重的核心在于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从而帮助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护理体重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管理病情、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血压患者护理体重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身体活动。通过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摄入,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体重,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患者宜吃啥蔬菜
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吃富含钾、镁和膳食纤维的蔬菜,这些蔬菜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 钾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它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从而降低血压。同时,钾还有助于放松血管壁,进一步降低血压。镁则能够帮助放松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脏负担。膳食纤维则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促进体内废物的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血脂会有头痛症状吗
高血脂是否会导致头痛症状,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高血脂本身是一种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的状态,而头痛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在探讨高血脂与头痛之间的关联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层面的因素。 高血脂可能会间接导致头痛。高血脂可以引起血管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
2025-10-28
褚瑜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精神压力大者咋防高血压
精神压力大的人容易出现高血压,这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 精神压力大会导致身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这会促使肾上腺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的增加会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长期的精神压力还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的风险。
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