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简介:  一、基本情况风湿科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风湿病专科之一。风湿科集医疗、保健、教学于一体,拥有全国著名的风湿病学专家、教授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各级医护人员,参与各种疑难风湿病的会诊,收治来自全国名地及至海外的风湿病患者。2006年被批准为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08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1981年获国内首批风湿病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国内首批风湿病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导师1名,硕士导师2名。二、医疗特色1.已开展(或取得)的医疗项目(成果)情况(1) 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2) 超声引导髋关节腔穿刺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3) 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4)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5) 关节腔内注射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关节炎2.现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优势特色项目(1)关节镜下关节探查及滑膜活检/切除以诊断、治疗各种关节炎性疾病 自2001年开始应用,超过200例反复膝关节肿痛的各种关节炎患者接受了滑膜切除,关节症状和功能得到明显增加改善。同时应用关节镜技术诊断了许多罕见疾病,如滑膜软骨瘤、树脂状脂瘤等。(2)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 自1999年开始应用,已有超过2000名患者接受该治疗。(3)应用肌肉骨骼超声早期诊疗各种炎性关节病 自2002年开始使用,对超过2万名患者进行了关节超声检查。三、教学情况先后培养招收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石26名。每年招收进修生10-12名,轮转生20余名。教材名称:《临床病案分析丛书—风湿性疾病病案分析》(主编)《关节炎与风湿病前沿》杂志(主编)《继续医学教育教材—风湿病学进展》(副主编)教学查房情况每周组织4次主管及主诊医生查房和1次教学查房。2008年获教学成果三等奖四、科研情况1.学科专业科研方向及重点研究领域(1)加强炎症性关节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全面加强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3)深入开展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临床研究(4)深入开展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5)以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传统医学与现代风湿病学的结合与发展2.获科技成果奖励,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科技成果奖励:2006年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专著:《风湿病学新进展》(副主编)《中华风湿病学》(参编)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收录(单篇影响因子7.42),被引用200余次。五、学术交流已主办全国关节炎新进展学习班2届2010年度:全国关节炎新进展学习班,2010年4月,北京,对当前关节炎领域的诊治进展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七、仪器设备超声诊断仪,开展四肢软组织超声检查,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及超声引导下关节腔穿刺;电视关节镜,开展电视关节镜下关节探查、滑膜切除、活检等。
风湿科医生
擅长: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等)、类风湿关节炎、纤维肌痛、“产后风湿”、周身疼痛和怕风怕凉、不安腿综合征(夜间下肢酸胀不适难以入眠)、腰背疼痛、各种类型关节炎和关节痛、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肌炎/皮肌炎、硬皮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抗磷脂综合征、痛风、各类血管炎(大动脉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ANCA相关血管炎、白塞综合征、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等)、IgG4相关疾病、成人斯蒂尔病、长期发热类疾病等。深入理解和践行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对心身医学在风湿病领域临床应用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依靠扎实的风湿免疫病功底,擅于辅助应用心身医学鉴别诊断各类风湿病症状和疾病。在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上造诣较深,尤其是该病和焦虑/抑郁及其它各种病因引起的腰背疼痛的鉴别。摸索出一套针对非特异性腰背痛、纤维肌痛和功能性风湿病的行之有效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和药物组合,此类疾病主要表现包括:“产后风湿”、“月子病”、周身疼痛、怕风怕冷、关节和脊柱酸痛不适、夜间膝关节及下肢酸胀不适、身体感觉异常(发凉感、灼热感、麻木感、虫爬感、刺痛感、肌肉跳动感等)。同时擅长医患沟通,对患者有仁爱之心,通过心理疏导和抗焦虑抑郁药物帮助各类风湿免疫病患者更好地痊愈,缓解风湿相关的烦躁、郁闷、多汗、疲乏、失眠和周身不适等。熟练掌握各种抗风湿药物的应用,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病情改善类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环孢素A等)、生物制剂(包括各类TNF-α抑制剂、IL-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JAK抑制剂、阿巴西普、利妥昔单抗、贝利尤单抗等)、抗风湿中成药,掌握了常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的使用。
490 点赞数19 挂号数
暂无号源
为您推荐其他医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