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群

文章2 阅读量122983

简介: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

听说有一枚神奇的胶囊,吃下去就能诊断小肠疾病?

3 72471 1年前

  

小肠图片水印.jpg

  1981年,以色列国防部的机械工程师Iddan听一位消化科医生Scapa聊起内窥镜对于全小肠直视检查的局限性后,率领以色列专家开始开展对无线内窥镜的研究。世界上首粒胶囊小肠镜于1999年问世,并于2001年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胶囊式内镜被誉为消化内镜的一大革命。胶囊小肠镜使用于临床之后,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目前已成为首选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

  胶囊小肠镜大小为11mm×26mm,就像一个微型的数码相机,被受检者吞服后,就开始了在人体消化道的发现之旅。它自带光源,二代胶囊视角达156°,每秒拍摄两张图片,通过对人体无损伤的无线电波向体外发送信号,电池工作时间达12-15小时。

  受检者腹部贴有8个贴片,即为接受胶囊发送信息的传感器。传感器与数据纪录仪连接,并系于受检者的腰带或背心上。胶囊被吞服后,由食管,经过胃,到达小肠,受到小肠自身的蠕动和推送作用,到达结肠,最终排出体外。医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设备观察到胶囊到达什么部位。当胶囊完成了它的拍摄工作后,数据纪录仪中接收的6万多张图片被下载到工作站,由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完成读片和诊断工作。这就是整个胶囊小肠镜的检查过程。

  与插管式内镜比较,胶囊小肠镜具有操作方便、无创、无交叉感染、容易耐受、无需镇静剂等优点。此外,拍摄的彩色图像清晰,通过一次检查为医师和患者提供全小肠直视图像,对小肠病变诊断率高,是小肠疾病筛查的理想方法。

  Q:哪些人适合做胶囊小肠镜检查呢?

  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

  虽然小肠出血只占消化道出血的5%~10%,但小肠出血病情隐匿,诊断极其困难,以往的检查方法诊断率低,很多患者的出血病因无法明确。我们曾诊治一例90岁老年患者,在行胶囊小肠镜检查前,不明原因贫血20余年,加重伴有黑便1年余。患者在近一年中因重度贫血,每周输血1-2单位,输血总量1年中达60余单位。后来我院做了胶囊小肠镜检查,发现小肠多发毛细血管扩张症,经药物治疗,目前血红蛋白维持于80g/L,未再输血。

  对于疑似小肠出血的患者,胶囊小肠镜诊断率38%~83%,是目前诊断率最高的检查方法,被美国胃肠病学会推荐为一线检查。

  2、疑似小肠克罗恩病患者

  克罗恩病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可广泛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见于小肠-回盲部-结肠,其中小肠约占30%-40%,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普遍上升趋势。胶囊小肠镜可用于小肠克罗恩病的初次诊断、监控疾病的复发、明确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评估药物、手术治疗疗效。它对克罗恩病的诊断率优于小肠钡灌、CT小肠重建、MRI小肠重建、结肠镜逆行回肠检查。诊断敏感度可达90%。

  3、疑似小肠肿瘤患者

  小肠肿瘤较为少见,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但2/3的小肠肿瘤为恶性肿瘤,且临床症状隐匿,确诊时往往已属晚期。通过胶囊小肠镜检查,发现小肠肿瘤性病灶,结合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检查对病灶进行活检,可以使小肠肿瘤得到早期确诊,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进过我院胶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的小肠肿瘤包括间质瘤、小肠原发性腺癌、小肠转移性肿瘤、淋巴瘤、脂肪瘤、错构瘤等

  除了上述疾病,对于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腹痛、腹泻等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患者,胶囊小肠镜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Q:哪些人不能做胶囊小肠镜检查?

  虽然胶囊小肠镜在检查小肠疾病方面有很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合做这项检查。

  1、绝对禁忌症

  胶囊在消化道超过2周未排出体外称为胶囊滞留。如果胶囊长期滞留人体,不排除用外科手术方法取出胶囊,因此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不能做这项检查。

  2、相对禁忌症

  (1)已知或怀疑消化道梗阻、狭窄及瘘管形成;(2)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植入者;(3)吞咽障碍者;(4)孕妇。

  还有其它“胶囊”吗?

  随着胶囊小肠镜检查的问世,食管胶囊、胶囊胃镜、结肠胶囊镜也相继产生,与传统的胃肠镜检查相辅相成,给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临床医学带来了飞跃,也给小肠疾病患者带来了康复的福音。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在从事胶囊式微型诊疗系统的开发研究工作,从而推动胶囊内镜向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发展。期待未来的胶囊内镜会实现体外操控、对病灶进行活检、治疗等一系列功能,开辟消化道疾病诊治的崭新领域。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