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献兵

文章22 阅读量398543

简介:主治医师、主治医师,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

侯大夫文集(第51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医案

16787 1年前

  侯大夫文集(第51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医案[1][]

  Case of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侯献兵1 韩秀来2 隋永博3

  HOU Xian-bing[w2]1 HAN Xiu-lai2 SUI Yong-bo3

  (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 河北沧州 061001 [w3] ;2.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3.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外五科)

  

  患者,女,42岁,于2015年10月18日来诊。主诉:肠梗阻术后20天,反复腹胀、恶心、呕吐10余天。现病史: 20天前因肠梗阻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可,饮食二便正常,10天前行上腹CT造影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难以进食水,无发热、胸闷、停止排便等症状。15日来我院外科门诊检查后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入住外五科;16日行全腹CT检查示:肠梗阻术后改变,暂予以禁食水、静脉补液治疗;17日肠鸣音弱4次/min。18日外五科邀我科会诊,刻下症:上腹部胀满,上脘穴区有压痛,排气排便尚可,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等,中上腹中线处可见一纵行手术切口长约15cm,瘢痕愈合;腹软,未见明显压痛、反跳痛、墨菲征(Murphys sign)等;腹部叩鼓音,未见移动性浊音、肝肾叩击痛等;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存在,不亢进。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腹胀(肝郁脾虚,阳虚血瘀)。西医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①腹部振颤闪罐,按顺时针方向,以3号玻璃罐由左梁门→左天枢→左水道→关元→右水道→右天枢→右梁门→中脘→左梁门,循环闪拔,并在腧穴留罐时手持玻璃罐底部以掌部带动玻璃罐施以低频振颤手法,频率300~600次/min[1],操作时间20~60s,然后起罐,再在下一腧穴如此操作,每穴闪罐10~15次,以患者自感腹部有温热感、放松感、腹部皮肤潮红为度。留罐取穴梁门、天枢、水道、章门,留罐10 min[2]。②针刺取穴:曲池、合谷、中脘、梁门、天枢、水道、气海、足三里、阴陵泉、上巨虚、下巨虚、太冲。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使用0.30mm×40mm针灸针,腧穴常规直刺20~35mm,留针30 min。③艾条温和灸上巨虚,以患者感觉耐受为度,每次30min。治疗1次/日,每5为一个疗程。 [w4]首次治疗时排气增加,腹胀、恶心的症状即感减轻;第1次治疗后自述食欲有所增加,早晨有恶心未出现呕吐,体力有所恢复;第3次治疗后腹胀消失,上脘穴区压痛消失,自针灸后未再出现呕吐,偶有恶心,排便每日1次;第6次治疗后病症基本消失,进食后偶恶心,办理出院手续;而后,门诊继续巩固治疗3天,诸症消失,停止治疗。

  按语:施宝民等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一文中指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有:①发生在手术后早期,通常在1个月以内,常于术后3~7天左右开始出现梗阻症状;②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③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④虽有机械性因素,但大多数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⑤优先选择保守治疗。[3]

  笔者依据临床观察,提出综合采用腹部振颤闪罐、艾灸、针刺等多种针灸方法“杂合以治”以提高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的方案。“杂合以治”的思想源自《素问·异法方宜论》:“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笔者认为这是依据病邪的特异性、中病层次、体质特异性及刺灸法的特异性选择不同针灸方法的原则[4]。腹部振颤闪罐直接作用于局部可以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亦有加快镇痛类药物代谢之功效,在腹部闪罐时,同时施以低频振颤手法,类似于推拿中的振法,同样可以起到减轻疼痛、调节胃肠蠕动、调节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安定情绪的作用,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可快速恢复胃肠功能[5];艾灸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可行气止痛、温阳通络;“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故针刺取曲池、合谷以宣肺[w5]通肠、行气活血;中脘、梁门、天枢、水道、气海为腹部局部取穴,可调畅局部气血,改善胃肠蠕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分别为胃、大肠、小肠之下合穴,三穴配合使用可行健胃、降浊、导滞之功;太冲为肝经之原穴,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二穴配合使用可疏理肝气、强健脾胃。诸穴合用,总以疏肝健脾、温阳活血,则诸症得以消除。

  参考文献

  [1] 付国兵,藏晓晖.不同振源振法的操作特点及临床应用[J].按摩与导引,2008,24(5):6-7.[w6]

  [2] 于溯,侯献兵,张烈,等.术后常见并发症临证心得[J].中国针灸,2015,35(6):577-578.

  [3] 施宝民,王敬文,杨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8):41-42.[w7]

  [4] 侯献兵,刘英莉,宋雅婷,等.“杂合以治”在中医体质调治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3,54(17):1514-1515.

  [5] 侯献兵,于溯.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腹部癌症术后胃瘫36例(英文)[J]. World J Acup-Mox,2013,23(1):53-55.[w8]

  [1]第一作者:侯献兵(1982-),男,沧州市针灸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E-mail:shawn220@163.com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