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清萍

文章3 阅读量58499

简介: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

养心护心,中医来把脉

72 20200 1年前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据WHO统计,世界上81%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方方式的改变,冠心病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早期防治冠心病刻不容缓。尽管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手段多样,日新月异,但对于日常的调护,中医的“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理念对于防治冠心病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顺应四时,防护有道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的关系,主张“顺四时,适寒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冠心病的发病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尤其是秋冬季,冷空气来临,引起冠脉痉挛,造成冠脉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氧加重,很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因此切记“顺应时气,谨查阴阳”,夏季不可贪凉求爽、饮冷过度,损伤脾胃,冬季谨避风寒,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的刺激。

  二、调畅情志,精神内守

  中医学认为内伤七情是冠心病的一大诱因。冠心病患者常有心烦、急躁、苦闷、多疑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存在会导致气血壅滞,血脉不畅,加速冠状动脉硬化。因此,应培养愉悦的情绪,塑造开朗乐观的性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事随和,克服偏执,不苛求他人,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及情绪激动。精神愉悦则气血和润,血脉畅达,有利于体质的改善。

  三、调摄饮食,以适为度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患者多因过食膏粱肥厚,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长期大量食入高盐高糖、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对应。因此,冠心病患者因遵循清淡饮食的原则,做到低盐低油低脂低糖,少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黄油等;多食蔬菜,改变油炸煎煮等不合理的烹调习惯。同时应贯彻辩质论食原则,依据体质类型,选择恰当的饮食,纠正病理体质。

  1. 偏阴虚体质:面色潮红、有烘热感,手足心热,目干涩,视物花,鼻微干,唇红微干,平素易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眩晕耳鸣,小便短涩,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弦细。

  推荐饮食:百合、莲藕、银耳、梨、甘蔗、桑葚等。少食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韭菜、茴香、辣椒、葵花籽、酒、咖啡、浓茶等性温燥烈之品。

  2. 偏阳虚体质: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易出汗,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舌胖大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推荐饮食:韭菜炒核桃仁 、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3. 偏痰湿体质:形体肥胖,胸闷、气短、乏力,食欲不振,活动时喜出黏汗,嘴里常有黏腻或甜腻感;伴随有口臭、嗳气、气喘、腹胀等症状。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推荐饮食:扁豆、赤小豆、薏苡仁、山药、白萝卜、冬瓜、绿豆芽、芹菜等。

  4. 偏血瘀体质:痛有定处,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弦涩或结代。

  推荐饮食:木耳、山楂、 竹笋、紫皮茄子等。

  四、动静结合,中和渐进

  体力活动与冠心病的关系比较密切。大量研究表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患冠心病较体力劳动的人为多。这是因为久坐缺少运动,血流减慢,容易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发病率。适当强度的运动以及持续、规律的运动,可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及血粘度。而过度的体力活动,超过生理负荷的运动,则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冠脉痉挛、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由此可见,祖国医学的“中合”之动对预防冠心病有重要意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荐步行、太极拳、木兰操等,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操之过急。

  五、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药煎剂、中成药、膏方等对于冠心病患者补虚疗疾往往能起到与西医治疗优势互补,增强疗效的作用。但切记一定要在有经验的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切不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或者“自己当医生”,擅自购买所谓的“中药”,以免药不对症,甚至耽误病情,危及生命。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