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军

文章1 阅读量47257

简介: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

重视认知障碍老人的权益保护

1 47257 1年前

  

老年集体.jpg

  最近在工作中碰到一个案例,某位老人突然接到法院的传票,成为一桩房屋中介纠纷中的被告,要求支付高达数万的中介服务费。老人的子女十分意外,表示老人没有购房能力和意愿。经了解得知老人曾和某房产中介签署了一份购房协议,并未实际成交,也根本没当一回事,没想到过去快2年了,惹上这场官司。据其子女反映,近几年来老人有思路清,讲话颠三倒四、记性差等认知障碍的症状,来就诊目的希望医生能确认当时老人已患有老年痴呆,以证明老人根本不理解所签协议的内容,也不需承担相应得法律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原告方握有白纸黑字的协议。而老人这方,其家人虽早已察觉老人有记忆问题、但并未引起重视,也未带其就医。即使目前就诊也只能证明老人的现状,难推断当时老人的认知功能水平。如何来判断老人在签署该协议时已患有老年痴呆、且疾病的严重程度已影响了他的民事行为能力,需要其监护人向法院提出申请,有法院委托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该老人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来评定其2年前民事行为能力。

  上述案例仅仅是一个例子,其实我们都知道,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将逐渐失去对医疗、经济事务等法律问题的正确决策能力。医疗方面,患者难以决定是否入住养老院,接受何种治疗以及某些特定的时候是否用呼吸机等生命支持。对于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应尊重老人的意愿,这是患者权利的体现也有利于提高依从性。对于中重度认知障碍患者,多由配偶、子女和医生共同协商,选择对老人有利的方式,一般不会有大的争议。

  法律事务方面,老人的财务计划以及房产、储蓄的管理和处置,是否在适当的时候立下遗嘱并确保其法律效力。一般来说,老人较少委托律师处理,甚至也没有相应的书面遗嘱,常口头委托或默认某位子女代理的情况居多。显然,子女本来就是利益相关人,可能卷入其中,比如涉及子女间财产分配,黄昏恋老人和子女间的财产纠纷,近年这样的案例明显增多。那么能否避免老人摊上这些事儿呢?如何保护老人的权益,下面几条值得注意:

  1、早期诊断和告知  重视早期诊断,临床诊断流程合理,做到依据充分,这对老人认知障碍的类型,当时的认知功能、社会生活功能以及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对后续的病情告知、经济事务安排等提供参考。在病情较轻,还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2、提高老人的法律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建议老人对不理解、或者涉及重大经济利益,如房产买卖、投资理财、借贷、抵押担保等法律事务不要轻易做出决定,应和律师、子女等充分协商。应远离不正当的投资/投机以及不科学的医疗保健宣传,其中暗藏骗局导致老年人上当的例子不胜枚举;

  呼吁法律纠纷中体现保护老人以及无害原则,对虽有协议,尤其是不能证明当时已经向老人仔细解释使老人充分理解的协议应判为无效。对于合同纠纷,甚至也不能简单要求对等原则,涉及老人签署的法律文件要有更长的反悔期以及监护人签字项,应要求对方有更多的责任体现和约束,以确保老人的正当权益;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加强监管,积极治疗,及时安排陪护或者机构看护,避免发生意外以及法律纠纷。如果证明老人的法律责任是由于监管疏失导致,那么监护人应承担责任。

  3、重视民事行为能力鉴定  应尽早和及时通过正规的法律程序确定老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就开篇案例来说,如果当时他有就诊记录,或者有民事行为鉴定的结论,诉讼中就不至于过于被动。本文仅从临床医生及鉴定人的角度进行科普宣传,显然老年人权益保护不简单是医学问题,实际涉及的伦理以及法律问题较为复杂,这肯定需要更多的相关工作者的参与。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