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普通人,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和血管比较“脆弱”。再加上有些猝死案例发生在剧烈运动者身上,致使许多病友都不敢轻易运动,甚至拒绝锻炼。
其实,运动对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疾病恢复十分重要。正确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血液循环,还能够降低相关疾病的危险、改善病情。
运动对心脏病患者大有裨益
不少心脏病患者对运动存在误解。确实,心脏病患者不适合采用过于激烈的运动方式,但适当的运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好处多多。可以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冠脉循环、降低冠心病可控危险因素,缓解心绞痛症状,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脂代谢,降低血糖和BMI。运动还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外周血循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运动康复还可以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动脉压力感受器功能,调节心脏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活性,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平衡,提高心率变异性,增加室颤阈值,从而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因此,种种证据都表明:心脏病患者需要适当、科学的运动。
运动前,必须做好心肺功能评估、谨遵医嘱
当然,运动虽然好处多多,但心脏病患者毕竟是特殊人群,心脏与血管的特殊状态,让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
所有心脏病患者在运动之前,都应该到医院做相关的心肺功能检查评估,再有针对性地定制运动处方。
根据心脏病患者的体能、心脏负荷、心率、肺功能等身体素质的不同,对运动都有相应针对性的要求。运动处方应当包括运动强度、频率、时间、方式这几方面,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包括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患者,均建议评估之后再行康复运动。尤其是对做了冠脉支架手术、冠脉搭桥术等患者而言,应该在相关检查的基础上,由医生进行运动危险分层,再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17 44686 8年前
5 43218 8年前
6 31491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