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从省城驱车130公里去一个新建并成功运营近1年的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做医院无障碍管理讲座,去程的路上因为前方交通事故堵车1个多小时,下午回城的路中又因为塞车,行程花了四个小时。去的路上是期待,想看看医院到底是怎么样管理的。回程种上则更多是思考。在互联网+的时代,精神病人应该如何医疗、精神病医院医务的角色到底应该有哪些发展变化、以及精神病医院应该如何管理,恐怕需要兴办者、管理者和社会学者们深入地思考。
因为路途疲倦,晚上早早的睡了,一觉醒来,突然感觉“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业态,也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思维。这种“互联网+”思维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主体不能只做专业,而是应该在专业的基础上加上一切可以加的东西,也许这样才能把专业做得更加有特色,更加深入、更加有效率。所以“互联网+”思维不仅仅是把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以专业作为基础,与社会结合、融合的思维,也是一种平台性、开放性、渗透性的专业思维。
精神病医院如何进行“互联网+”思维呢?笔者畅想如下:
1精神病医院+社区:讲座完医院领导陪同我们去参观了男女住院病区。在病区,有不少病友在走廊走路煅练,也有在工娱室看电视。当我在女性病区向大家问候“你们好!”时,一位病友说,你应该给我们“带好吃”的礼物来!听到这话的时候,心里真是羞愧极了,这是我们没有把他们当一种特殊的正常人,如果有这种思维的话。肯定会带礼物的。正常情况下去打扰和拜访一个客人或一个家庭的的时候,能不带礼物吗?精神病人的住院周期一般较长,如果把病患者不只是看着患者,而更应该看着是一种特殊的正常人,把精神病医院不只是看着是医院而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那么所有的精神病患者在这里应该就是社区组织的临时的短期或较长期的成员,医务人员则是这个社区的较长期成员和社区组织者、社区工作人员。用社区的观念去运营精神病医院,想必会颠覆传统的管理,也许会给患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与感受。按照精神病医院+社区的运营模式,精神病患者也许会有相当的人能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社会促进作用。
2.精神病医院+成人学校:在讲座的过程中,问了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特请问几位年轻人,是否知道现代医学模式,三个被点名的都不能完整回答或根本就回答不了。精神病需要生物治疗,更需要心理治疗和社会医学治疗。如果用精神心理的概念,心理则需要成长。心理成长的目标实现需要有心理教育和心理自我成长。笔者在《健康中国要重视新健康前哨职业》中曾提到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的前哨职业。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的理念有所不同。心理咨询师所做的事就是帮助来访者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实现其心理的成长。如果精神病医院不只是医生、护士、还融入心理咨询师,用办成人心理学校的思维去运营精神病医院,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也许能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增强同精神疾病斗争的信心,学到让自己恢复精神健康的一些心理技能。也许能让患者能有与疾病和平相处的角色观念,从而降低患病的痛苦,有助于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甚至是能回归到职业岗位上去工作。
3.精神病医院+自助企业:精神病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丧失职业角色,精神病的医疗尽管有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但如果能结合工娱治疗,吸收社会工益手工加工企业参与,让患者在住院的同时,也能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弥补自己的住院费不足与生活费开支,相信一定能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好处。
4.精神病医院+艺术剧院:精神病人的治疗不仅仅需要生物治疗,更需要有更多的社会治疗和心理治疗。譬如潜意识投射、认知心理治疗、行为训练与角色扮演等相关治疗方法。精神病人的角色扮演热情也常常是高的,如果以剧院的模式去,用内部更为开放的方式去管理精神病人的治疗期间的生活。把精神病人按照兴趣和健康分级进行分组。把每个病房不只是做为病房,也可以做为兴趣角色表演场所,也许精神病医院的内部活动将是丰富而多彩的。
上述四个方面的创想也许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超前想像,但如果变革精神病医院的管理模式,把经过药物治疗后行为稳定的精神病患者看作是特殊的正常人,以接纳、理解的观念去对待他们,让我们医务人员真正融入到这个群体中去,也许有许多是可以去尝试的。也许精神病医院再也不能以锁闭式的思维来管理,而应该以“互联网+”的思维来管理,当然这个“互联网+”可能与信息化并无丝毫的关联。
2 1026 5年前
1 979 5年前
26 913 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