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颖

文章35 阅读量2116834

简介: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紧张焦虑诱发心律失常,赶紧为自己不良情绪疗伤!

89215 1年前

  最近闷热的天气宣告了夏日的到来,也给人们增添了一丝烦躁。回到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心律失常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常常合并一些心理疾病。在日益强调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换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注重心理健康,及时为自己的不良情绪疗伤。

10791_副本.jpg

  案例1

  28岁青年女性,频发室性早搏,常常感到紧张害怕,24小时holter(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早经常过万,甚至数万。但如果注意调整心态,积极休息,室早明显减少。

  案例2

  77岁男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两年,身体状态都很好,近日因为劳累、熬夜、精神紧张等,导致房颤复发。

  工作压力

  持续的紧张工作可促使早搏等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持续的紧张使早搏的发生率增加2倍以上,其中95%为室早,60%为室上性早搏;在室早中,有25%为室早连发或多源性室早。

  焦虑和抑郁

  负性情绪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在一组206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76例(36.69%),其中室早44例,室上早16例,室上速10例,房颤6例。

  该组的原发病为冠心病伴有高血压,经心理量表检测发现,有显著负性情绪者116例(51.6%),主要为过分紧张焦虑(46.55%)、过分压抑(30.17%)以及显著的猜疑(23.28%)。

  焦虑和抑郁还可以显著增加冠心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美国杜克大学的Walkins等研究发现,愤怒、惊恐发作和极度劳累能诱发室速和休克。

  其实,很多心理因素与心律失常息息相关。除了患者需要正确了解疾病知识,积极纠正不良心态外,近年来胡大一教授竭力倡导的双心(心脏和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的病体,还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灵关怀。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