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缓解糖友烦恼之风燥咳嗽
文:魏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
咳嗽是我们平日里常见的症状。正常人群在气候变化或者饮食不节等诱因下都会出现咳嗽的情况,糖友当然也不例外。咳嗽的病因是什么?病位在哪里?《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早有论述,“五气所病……肺为咳”,即咳嗽的出现大多和肺脏功能受损有关。不论是外邪犯肺还是脏腑功能失调,只要累及肺脏,都有可能会引起咳嗽的症状。基于这种观点,目前大多数中医理论将咳嗽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但治疗上还是要兼顾养护肺脏的。我们这次主要讨论外感咳嗽的原因和药膳食疗方。
关于外感咳嗽的病因和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的相关文章已于前两天发表,今天我们谈谈外感咳嗽的第三种常见病因——风燥。
风燥伤肺之温燥
本证候多发于初秋季节,是燥邪和风热并见的温燥证表现。风燥伤肺导致的咳嗽,常见症状有:干咳,喉痒,咽喉干痛,鼻唇干燥,无痰或少痰,痰液不易咯出,或咯痰带血丝,初期还会伴有鼻塞、头痛、微寒等表证,舌苔薄白或薄黄,舌体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数。对于此类温燥伤肺的人群,常规使用桑杏汤等汤药来达到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的作用。但对于症状较轻的人群可以尝试使用桑梨沙参饮来达到润燥止咳的作用。
桑梨沙参饮
用料:南沙参、桑叶、梨皮。
制作方法:将上三味中药放入瓦煲中煎煮,沸腾后文火熬煮15分钟,取汤服用。
食用方法:代茶频饮。
作用:方中所用南沙参甘凉微苦,入肺肝经,具有养阴清肺,化痰止咳的作用。桑叶苦甘寒,入肺、肝经,具有清肺止咳,发散风热的作用。而梨皮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的功效。此三味药物同用,可以改善燥邪伤肺导致的咽干口燥、干咳咽痛等症状。
糖友小提示:如果口渴症状严重的话,可以加入整个的梨熬煮,或者将梨切薄片,捣汁后加入煎煮好的汤液中一同饮用,可以增强生津润燥的功效。但由于此方中所用药材均为寒凉之品,所以对于风寒咳嗽或痰湿较重的人群,不适合食用。
风燥伤肺之凉燥
凉燥犯肺多见于深秋季节,表现为燥邪和风寒邪气并见,所以在咳嗽的同时,兼有风寒袭表的证候特征。常见症状为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或干等症。临床用药多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对于症状较轻的人群可以尝试使用杏苏陈姜茶来缓解症状。
杏苏陈姜茶
用料:杏仁、苏叶、陈皮、生姜。
制作方法:将上四味中药放入茶壶中,倒入沸水浸泡15分钟即可。
食用方法:代茶频饮。
作用:方中所用杏仁为苦杏仁,苦微温,入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苏叶辛温,入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的作用。而陈皮苦辛,性温,入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而生姜辛温,入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寒咳嗽的辅助治疗。此四味药物同用,可以达到温肺润燥,止咳解表的作用。
糖友小提示:苦杏仁有小毒,使用量在1-2克,并且去掉外皮和头尖部。由于此药膳皆为温性药物,所以不适合温燥伤肺及内有热邪的人群使用。
重点提示
虽然外感咳嗽及时治疗的话,比较容易康复,但如果延误治疗或失治、误治,导致咳嗽反复发作,损耗人体正气的话,则很容易转变为内伤咳嗽。
(本文已发表,转载请和我联系。谢谢)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53 143770 9年前
56 140313 9年前
17 138172 9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