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洁(主治医师)魏盟(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的形势已经非常严重,全国14亿人口,高血压就占了2.7亿,其中至少10%,也就是3千万左右的人已经患有心肌梗死,脑卒中、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而一旦患有上述疾病,对病人而言生活质量,寿命缩短,对家庭及社会而言精神及经济负担也会明显增加。更可怕的是还有更多的高血压病人正在成为下一个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研究显示在未来15年间我国将新增加7500万例心肌梗死,1.2亿脑卒中以及3900例心血管病死亡。
如果能进行有效的降压治疗(当然也包括降脂等预防措施),未来15年,我国将会减少1000-2000万心肌梗死,800-3000万脑卒中,以及300-1000万心血管病死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还不重视高血压。这从我国近30年高血压防治的数据可以看出,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不高,分别仅为26.1%、22.8%、6.1%。如此差的高血压病防治现状造成了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而高血压病防治工作做得较好的欧美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逐年下降。
心肌梗死,脑卒中与高血压关系最密切,甚至超过胆固醇。这是因为长期高血压及血压波动破坏了血管内皮,使血液里的胆固醇大量钻进血管壁内,形成脂质瘤(斑块)。斑块会不断长大,造成血管变细,从而血流供应减少;斑块还会突然破裂,产生血凝块阻塞血管,停止血流供应。血管变细会引起心脏或脑缺血,从而产生胸闷、痛,头晕、头昏等表现,血凝块阻塞血管则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其他疾病还有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尿毒症,动脉瘤等等。研究表明有高血压的病人罹患心肌梗死,脑卒、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尿毒症,动脉瘤等疾病的可能性要比没有高血压者高出3-5倍。
因此,如何监管好血压就显得非常重要!
高血压那点事需要普及
1.1. 血压的定义及形成因素
Ø 定义: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作用力称为血压
Ø
形成因素:
ü 心脏收缩的力量大小
ü 每次心跳泵出的血液量的多少
ü 大血管的弹性
ü 小血管的阻力
ü 血液的总量等…
1.2.什么是收缩压与舒张压
Ø 收缩压: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
Ø 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数值
1.3.什么是高血压
Ø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疾病,90%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Ø 国际公认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4.哪些人群易患高血压
1.5.高血压有哪些常见症状
Ø 大多数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
Ø 有的高血压会出现下列症状
1.6.高血压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Ø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Ø 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心血管总体风险评估
血压测量的关键问题
2.1.规律监测血压是有效管理高血压的前提
规律监测血压:
ü 可以判断血压是否异常
ü 是诊断高血压的第一步
ü 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情况
ü 规律监测血压是有效管理高血压的前提,是正确诊断、选择治疗手段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2.2. 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
2.3.什么是诊室血压
Ø 定义: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
Ø 诊室血压是评估血压水平和临床诊断高血压并进行分级的标准方法和主要依据
2.4.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
Ø 定义: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
Ø 测压间隔时间:15、20或30分钟
Ø 高血压诊断标准: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30/80mmHg
2.5.什么是家测血压
Ø 定义:通常由患者自我或家属协助完成
Ø 条件:合格且经过验证的血压测量仪器,及血压测量知识;
Ø 高血压诊断标准:≥135/85mmHg,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
2.6.正确测量的家测血压结果更真实,更可靠
2.7.家测血压的设备
2.8.选择合适的电子血压计
2.9.选择合适的袖带
Ø 袖带型号要合适
Ø 袖带过窄或缠得过紧测的血压会偏高
Ø 袖带过宽或缠得过松测的血压会偏低
2.10. 正确的测量姿势
2.11. 家测血压的流程
1. 测量血压前30 分钟不吸烟、饮酒或喝茶、咖啡,排空膀胱,至少休息5 分钟;
2. 测压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
3. 用手触摸肘窝,找到肱动脉跳动处;
4. 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置于肱动脉上,裸臂绑好袖带,袖带必须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5. 袖带下缘距肘线2~3 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2 指为宜。
2.12. 血压测量频率
• 初诊或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患者
每日早晚各测1次,每次测量3遍
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决策的参考
• 血压达标且稳定的患者
则每周自测1-2天,早晚各1次
• 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者或评估降压药治疗效果的,可增加测量次数
2.13. 固定的测量习惯:定时,定体位,定血压计
2.14. 怎样计算家测血压值
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 遍,每遍间隔1 分钟,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
2.15. 做好血压监测结果记录,交给医生
下次看医生时,带着自己的血压监测结果记录
2.16. 自行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2.17. 哪些情况不适合家庭血压测量
Ø 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频发早搏的患者,采用电子血压计不能准确测量血压
Ø 精神焦虑及紊乱或擅自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家庭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的三个不要
3.1.不要跟着感觉走,规范测量血压
3.2.不要过分关注血压,精神紧张
1. 血压有昼夜节律的变化,且受气候、环境、活动、情绪变化的影响,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值有所不同。
2. 对血压过分关注,频繁测血压,精神紧张,不利于血压控制
3.3.不要半途而废,坚持测压,坚持治疗
20 18786 7年前
11 18120 6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