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晓刚

文章1 阅读量65562

简介: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病科

炎炎夏日,小心肝儿

4 65562 1年前

  

A89104646副本.jpg

  2016年7月28日是第6个世界肝炎日,世卫组织将呼吁决策者、卫生工作者和大众”了解肝炎,立刻行动(Know hepatitis, Act now)"。每年近145万人死于这一疾病, 多数属于乙型和丙型肝炎。我国作为一个“肝炎大国”,国家政府十分重视肝炎防治工作,各项目单位、有关医院以“世界肝炎日”为契机,掀起肝炎防治热潮,进一步落实并推动肝炎防治工作。而我们自身又应该如何行动来保护自身不受肝炎感染呢?了解肝炎——您是否面临风险?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肝脏的损害为主,目前已知的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五种。

  根据病毒性肝炎的类型不同,他们的传播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其中甲、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即所谓“病从口入”。也就是这类肝炎病人吃过用过的东西,尽量不用碰,更不要去用,很容易被感染。

  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多经血液、体液、母婴传播和性传播。比如输注了这几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吸毒者共用注射器,不安全的性行为等容易感染肝炎病毒。

  甲、戊型肝炎可爆发流行,容易控制,患者极少发展为慢性肝炎。乙、丙型肝炎传播最为广泛,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危险最为严重。

  对于肝炎的一些误解

  1、所有肝炎都有传染性?

  肝炎的常见病因中,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还有多种非传染性肝炎,比如

  酒精性肝炎: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造成;

  单纯性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在肝细胞内浸润所致;

  药物性肝损伤: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

  遗传性肝病:因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肝脏代谢障碍性疾病,如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2、肝炎病人都需要「隔离」?

  在常见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染病,需要进行分餐、粪便消毒等隔离手段。 甲肝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

  3、日常接触会传染乙肝、丙肝?

  这两型肝炎,均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日常接触并不会传播乙肝或丙肝。

  4、得了乙肝一定会发展成慢性?

  感染乙肝病毒 6 个月后仍未被清除,称为慢性乙肝感染。

  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产期感染者,慢性化的风险高达 90%,而婴幼儿时期(0~5 岁)的慢性化率则降至 50%,而成人感染者中仅仅 5%~10% 发展为慢性感染,大多是急性乙肝,可以自愈。

  5、乙肝是母亲遗传给孩子的?

  乙肝具有家庭聚集现象,常表现为母亲与孩子或兄弟姐妹间同时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很多乙肝病人误以为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甚至不敢结婚生育。这是非常愚昧的想法。

  但是乙肝并不是因为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差错,而是因为感染了乙肝病毒所致。所以乙肝是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是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来阻断的。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活动后易感疲倦等(肝炎常见症状)。

  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

  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皮肤黄,巩膜黄,尿黄“三黄”症状。

  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

  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症状。

  该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

  要想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最首要的就是要控制传染源。肝炎的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不得与任何人接触,接受治疗,直至化验结果显示病毒已经完全消失为止。

  甲型和戊型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因此这两类肝炎患者的排泄物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注意不得让患者的排泄物污染食物和水源。

  乙、丙、丁三型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或体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因此血站在采血时,如果检测出结果呈阳性的,一律不得采用,以免在输血时将病毒传染给被输血者。输液、注射、拔牙、洗牙等要去正规医院,避免医源性感染。还需要树立安全的性意识,正确使用安全套。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个人用品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接触病人及他们的用具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仔细清洗双手。同时做好分餐制度。

  目前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有研制出疫苗,建议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以及高危人群注射,以获得主动免疫。

  注意锻炼身体,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减少被感染机会。

  肝炎会逐渐变成肝癌吗?

  中国人肝癌高发的情况并非偶然,而是与国人极高的乙肝感染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乙肝病毒可以把自己的基因嵌入宿主的基因组内,使得宿主细胞不断生产新的病毒,人体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引起慢性感染。而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被认为和肝癌的发病有着莫大的关系。一般过去的观点认为,从乙肝感染到肝硬化,肝脏的病理变化发展大致是沿着: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的这一演进过程推进的,全程大约在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这也是医生非常重视肝硬化病人的肝癌筛查的原因。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则是跳过了肝硬化阶段,从慢性肝炎阶段直接跳入到肝癌的阶段。而且从肝炎发展到肝癌的时间也并不总是那么漫长,一些在出生时从母亲处感染肝炎病毒的患者,在二三十岁上就不幸罹患肝癌,也非常可惜。而且慢性肝炎也并非是唯一一种会诱发肝癌的情况,罹患肝癌的患者未必感染肝炎病毒,而罹患慢性肝炎的患者也未必一定会得肝癌,只是慢性肝炎患者罹癌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普通人。

  慢性乙型肝炎是增加罹患肝癌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他一些增加风险的因素还包括(但不限于)吸烟、酗酒、肥胖、糖尿病、丙肝、霉变食物等等。具体到肝癌这种疾病,酗酒因素发挥了尤为重要的因素。因人体摄入的酒精绝大多数是通过肝脏代谢的,长期酗酒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形成慢性炎症,继而为癌症的发展提供了环境。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是肝癌的高危险人群,如果对这些病人加强筛查,早期发现肝癌应该是相对较简单的事情。但是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公众对肝癌的态度较为淡漠,尤其是作为高危人群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对健康的关注不足。一些肝癌的早期征象,比如消瘦、胃口差、黄疸等往往被患者忽视,结果延误了诊治。

  病毒性肝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疾病的无知和恐惧。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同时阻断病程发展。

  了解肝炎,立刻行动。从源头开始预防,和肝炎say goodbye。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