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川

文章71 阅读量1315446

简介: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

关于水痘,你应该知道

7 18933 1年前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好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性很强。多数水痘不需要治疗,但有些会有生命危险。如何尽早明确诊断?如何确定是否需要治疗?这篇科普文章将有您最关心的问题。

  水痘表现很有特点

  显著特点:发热,多种类型的瘙痒性皮疹,口腔、头皮受累

  

  一般表现:首先出现发热、全身倦怠。2天左右出现皮疹,首发于躯干,逐渐向头面和四肢蔓延。初起为瘙痒性红斑和丘疹,12-14小时后发展为水疱。皮疹成批出现,可同时有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口腔和头皮受累有助于水痘的诊断。

  

  偶有并发症,可危及生命:一般水痘具有自愈性,没有后遗症状,预后良好。尽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1/1000左右),但一旦出现则对身体的损害较大,甚至危及生命,这些并发症包括:皮肤软组织细菌感染、肺炎、脑炎、出血(血小板减少)、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两周可自愈:如果没有并发症,大多数健康人的水痘2周可自愈。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和缩短病程。

  

  一般不复发:感染后,身体会产生持久的免疫,只要是免疫正常的人,大多数不会再次感染,也就是不“复发”。尽管如此,还是有少数人再次感染“复发”,一般再次发病的症状会比较轻。

  

  成人特别是孕妇水痘要特别警惕:

  成人水痘:尽管水痘主要见于儿童,但青少年、成人如果以前没有感染过而且没有接种过疫苗,也可以出现水痘,较儿童水痘更重,前驱期更长,皮疹更多、也更痒。常伴高热。如发生肺炎并发症,不治疗的死亡率可达10~30%。

  孕妇水痘:除了与成人水痘一样,比较严重外,还有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具体可参考我另一篇关于孕妇水痘的文章(点击链接:https://www.991kang.com/user_pc/article/science/55d421884ffa5a77851cc22f)

  

  水痘传染性很强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传染性很强,传染期从发疹前2天到发疹后5天,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疱疹和血液中均有病毒。直接接触疱液也可以传染。干燥结痂的皮疹没有传染性。对患者应隔离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患者的病室、衣被和用具,可采用紫外线照射、通风、日晒和煮沸等措施进行消毒。

  

  感染后不一定发病:多数为隐匿性感染,也就是没有症状。在15岁以内的正常人群约70~90%人感染过,98%成人感染过,但只有少数出现水痘。如果发病,往往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发热皮疹等。

  

  潜伏期:是指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水痘的潜伏期10~20天,平均2周左右。也就是说被传染后2周左右开始出现发热皮疹等。

  

  水痘疫苗可90%预防水痘: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可90%预防水痘的发生,即使发生,症状也较轻。尽管水痘疫苗不能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但可降低发生率。

  

  水痘怎么治疗

  健康儿童可不治疗:小于12岁的健康儿童,一般不需要常规抗病毒治疗,因为并发症不多见,即使出现也比较轻。当然对于症状重的,抗病毒治疗可缓解症状。

  

  以下人群需要抗病毒治疗,因为容易出现并发症:

  1.没有接种过疫苗的青少年(大于13岁)、成人、孕妇。

  2.免疫低下(如HIV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3.有慢性皮肤病或肺部疾病,如特应性皮炎、Darier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等,因为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并发症。

  4.正在口服(每天强的松量超过20mg,服用时间超过14天)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儿童。

  5.正在口服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者。

  

  抗病毒治疗:对于没有并发症者可口服伐昔洛韦或阿昔洛韦。对于有并发症者静脉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不会影响机体对再次感染的免疫力。如果需要治疗,抗病毒治疗应在出疹的72小时内进行,最好在24小时内。一般抗病毒治疗5-7天。

  

  不能使用阿司匹林退烧: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其它非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可使用。水痘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盐类药物,因为会增加水痘患者出现急性脑病综合征的风险。

  

  瘙痒的处理:对于有明显瘙痒者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应修剪指甲避免抓伤和继发细菌感染。水疱没有破,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注意穿着轻柔、凉快,保持环境凉爽,有利于瘙痒缓解,长水痘期间可以洗澡,适当清洁能减少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

  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作者:杨希川

  

  医师介绍:

  杨希川,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疑难少见病研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毛发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皮肤性病学专委会委员等,为《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实用皮肤病杂志》及《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9部,以第一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74篇,其中SCI收录15篇。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更多科普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新浪微博:@杨希川教授-皮肤科医生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我的诊室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