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到天气也逐渐热起来,不少人都知道冬病夏治这一说法,却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瑞金医院中医科主任沈小珩告诉您,如何冬病夏治最科学!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由来?
三伏天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为何要冬病夏治?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愈升愈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治疗,最易恢复扶助人体得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
另一个方面,中医认为虚寒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夏季治疗则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法则,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功能恢复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真正彻底改善体质。哪些疾病冬病夏治最有效?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平素易感冒、慢性腹泻、骨关节炎属虚寒体质的患者。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中医三伏天冬病夏治不仅仅是指敷贴治疗。同时,三伏贴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三伏天四大禁忌
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三伏天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物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羊肉和桂圆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食生冷瓜果、清凉冷饮,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四是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10 85447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