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文章1 阅读量146129

简介: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病区主任,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

每天都觉得睡不够 你可能陷入7个误区

67 146129 1年前

据中国6城市的市场调研显示,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就是旨在唤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睡眠这二者密切相关,休戚与共。

失眠.jpg

比如当我们的睡眠出现问题时很容易伴有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不好,是否有一个优质的睡眠,直接关系到我们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再如或许因为我们前一天没有睡好,第二天情绪就很容易急躁,在和周围的人相处,尤其是和家里的亲人相处时表现得特别没有耐心。

再或者,如果一个人有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引发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等躯体问题。可见,睡眠与精神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睡眠问题。

常见的睡眠认知行为误区

有的患者虽然因为失眠来就诊,但经过医生的询问,发现他们对睡眠的认知是有误区的。

常见的误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忍受失眠,讳疾忌医

很多人听说治疗失眠的药很可怕,长期服用会有依赖性,对大脑有损害,宁可忍着也不去看医生。长此以往,患者的体力、精力和情绪的稳定都会下降。原本只是简单的失眠症,但慢慢的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焦虑症。

2.日思夜想,把睡觉当任务

睡眠像吃饭喝水一样,本来是常人一个简单的习惯,但是失眠的病人会把睡眠当成一个任务。从早上就会想,今天晚上几点睡,用什么样的睡姿,睡前吃什么药,一整天都会被睡眠问题所困扰,不停地去思考。可以想象,当他的意识被这种不良思想占据的时候,睡眠质量更不会好。最可怕的不是失眠而是怕失眠,如果一个人特别害怕失眠,他一定有失眠问题。

3.呼噜响,睡得香

打呼噜是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患者还不太注意的问题。有人说自己有失眠问题,但家属发现他晚上呼噜很响、睡得很香。这种现象不是很奇怪吗?

实际上对于这些打呼噜的人来讲,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奇怪。呼噜比较响是由于病人气道比较肥厚,如比较肥胖、脖子比较短粗的患者,在医学上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大脑会缺氧。如果一个人晚上长期处在这种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大脑频繁缺氧,患者会觉得自己根本没睡着,或者是在做梦,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他都知道,长期处在大脑缺氧睡眠障碍的情况下,脑细胞也会受损伤。

对于这类失眠患者,建议同时去呼吸科就诊,进行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因为单纯的安眠药会加重他的睡眠,睡眠呼吸暂停症会更加严重。

4.玩电脑玩手机,困了再睡

准备睡觉时,大脑皮层应该慢慢安静下来。看电脑玩手机,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会使人的大脑皮层部分兴奋起来,这与进入睡眠的状态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不敢用药,觉得药物都有依赖性

很多人认为安眠药具有依赖性,吃了就停不下来,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现在医药发展很快,很多药物对身体没有依赖性,可以很安全地使用。不能否认,如果没有合理的使用可能会造成依赖,但如果病人定期来看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合理、适量的用药,是不会成瘾的,更不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6.随意用药,只要睡着就行

有的患者,随便吃药,看不同的医生,去不同的医院就诊,把不同的药物叠加起来使用,目的是只要能睡着就行,这种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随意用药比不用药的问题还可怕。很多安定类的药物从药理机制上来讲是非常接近的,合理使用一种药物的时候是在使用剂量的区间内,但合并使用相当于超量使用,会给肝脏、肾脏造成负担,长期使用会严重影响大脑记忆力。

7.不找原因,只求方法

有人失眠了不找原因,只求方法。失眠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人因为环境的原因,有人因为身体的原因,还有人因为抑郁症、焦虑症引起失眠。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患者,医生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首先要找原因才能去求方法。

失眠了该怎么办

失眠之后,第一步就是要找原因,找原因之后就开始找方法,找到方法,失眠问题得到解决后,还要防止失眠的反复。

1.找失眠的原因

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失眠的问题,如环境变化、倒时差等。

心理因素:常见的心理因素包括由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导致失眠,或是和人吵架生气等导致晚上睡不着。

身体因素: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不好或者长期卧床体质较弱而导致失眠。身体因素导致的失眠,建议病人首先治疗疾病,病情得到了控制,失眠可能就会很大程度得到缓解。

药物因素:类似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如果影响特别明显的话,建议首先和医生协商是否可以换药。

咖啡、茶:建议失眠患者戒掉咖啡、茶等导致失眠的饮品,如果实在戒不掉可少用,尤其在下午三点以后就不要再饮用。

2.找治疗的方法

行为调整:睡眠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人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睡眠习惯,当睡眠习惯不健康的时候,自然而然产生失眠问题。因此调整睡眠的行为习惯很重要。

相关疾病治疗:如果病人身体上有相关的疾病导致失眠,需要先治疗这些疾病。

药物治疗:如果病人已经被确诊为抑郁症、焦虑症伴有的失眠,或者确实有失眠症,需要找医生就诊,通过科学地用药,治疗起效快、稳定,可以很好地缓解失眠问题。

心理治疗:对于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不能简单的靠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找到影响他的心理因素,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打开其心结。患者心情放松了,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最后还要通过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稳定相关疾病、合理用药来防止失眠的复发。

安眠药的合理使用

1.遵从医嘱,合理用药

(1)安眠药几乎都是处方药。不要随意自行尝试,更不可叠加使用。

(2)无需过度紧张药物的副作用。新型的安眠类药物不断上市和使用,这些药物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性,无需过度担心其副作用。

(3)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失眠症有些不是由于失眠本身导致的,可能是由于长期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病症所致,所以要找医生评估,警惕失眠是不是抑郁症、焦虑症的前期表现。如果只是单纯的失眠症就按失眠症治疗,如果发现呈现的问题虽然是失眠,但是根源是轻度的焦虑症或抑郁症,治疗是不一样的。

(4)不可同时饮酒。安眠类药物不能和酒同时使用。共同使用的话会造成严重的肝损害以及药物的过量。例如,如果只吃了一片安眠药,但又喝了一杯酒,药物作用甚至会有十倍的发挥,非常危险,影响肝肾功能和大脑。

(5)某些体质不宜使用。显著的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要慎用安眠类药物。有些老年人的心脏、肝肾功能不好,安眠药的用量和用法也不一样,要遵医嘱。

(6)某些药物不宜合用。有些药物合用会有剂量的叠加,造成成倍的副反应,还会导致成瘾、依赖等问题。

(7)避免驾驶、高空作业。服药后要避免驾驶、高空危险工作等。

2.针对具体睡眠问题选择用药

失眠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有的人晚上入睡困难;有的人虽然入睡快,但噩梦、醒来反复交替;还有的早醒,凌晨醒来就再也睡不着。这三种类型,用药是有所不同的。

3.间断用药,交替使用

不要长期用药,必要时要交替用药。失眠早期造成生物钟的紊乱,治疗的早期阶段,安眠药有必要天天使用,让生物钟尽快恢复正常,周期快的2—3个星期,长的1—2个月恢复正常的生物钟;治疗中后期,建议药物逐渐减停。慢性的、要长期使用安眠药物的病人,建议4—6周更换一种同类型的药物,这样可以持续保持药物的有效性,不会发生效果减退的问题。

4.逐步减停,不可急功近利

药物减停情况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1—2个星期就能减停,但大多数人要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来减停。要根据病情和所使用药物进行判断,最快的减药方式也不建议快于一周。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