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岁末年初,都是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最忙碌的时候,心血管病患者明显增多,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猝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显著增高。这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和减少心血管意外?
岁末年初,警惕心血管事件高发
研究显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年和日周期节律,以冬春寒冷季节及季节交替时发病率最高,一天当中又以清晨和上午为心血管事件发病的高峰时段。
1.寒冷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诱因之一。
天气寒冷时有基础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心绞痛发作、高血压危象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天气寒冷人体的耗氧量骤增,心脏为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加快心率、升高血压。
对于健康人而言,心脏能够承受工作量骤然增大的负荷,血管弹性良好能够及时做出调整,但是对于老年人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就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了。
寒冷的刺激使得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易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冠脉痉挛,导致不稳定斑块的破裂,促发血栓形成,阻塞血管,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2.压力增加,饮食不节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岁末年初时,奋斗在职场的中青年人往往又处于一年中最忙碌、压力最大的时候,同时各种应酬饭局增加了高脂饮食的摄入和过量烟酒的消费,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活动减少也是一个重要影响。
由于天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和运动也减少了,血流速度和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血液粘稠度升高,更容易形成血栓。
如何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心血管事件和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应控制多重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为方便记忆归纳为A、B、C、D、E五个措施。
- A:
aspirin 抗血小板聚集(或氯吡格雷)
anti- anginal therapy 抗心绞痛治疗、硝酸酯类
- B:
beta- blocker 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等
blood pressure control控制血压
- C:
cholesterol lowing 降低胆固醇
cigarettes quiting戒烟
- D:
diet control 控制饮食,合理膳食
diabetes treatment治疗糖尿病
- E:
education 健康教育
exercise鼓励适当的运动
其中,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需要一定强度的运动量才能够实现。研究显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方案必须根据患者的情况量身定制,建议在心脏康复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评估及危险分层制定运动处方。
特别提醒,冬季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季节,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注意预防。应注意做好保暖措施,一般不要在寒冷的清晨出门运动,运动时间可选择在早上10点左右或下午4点左右的暖和时间。
体外反搏:“冲”走冠心病!
2014年最新出版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9亿人。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在全世界及中国都居于死因的首位。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并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目前治疗冠心病常用的介入支架手术和冠脉搭桥手术的远期疗效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病人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修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没有得到充分的控制。
适度提高血流剪切应力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促进内皮损伤的修复,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目前能主动提高人体血流剪切应力的方法不多,主要有运动和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辅助循环方法和心脏康复措施。其工作原理通过在人体下肢和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以人体心电图的R波作为触发信号,在心脏舒张早期充气加压,在心脏收缩期前同步排气,从而改善血液供应和循环。
体外反搏驱动血液形成双脉冲搏动灌注于全身,加快血流速度,明显提高脉动血流剪切应力,直接作用于血管内壁,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分泌一氧化氮(NO)等舒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修复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郑振声教授是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的创始人和命名者。郑教授指出,由于70-75%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是在心脏舒张期完成的,EECP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对于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血流剪切应力增高也可以抑制动脉内膜异常增殖,减少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中山一院体外反搏室有一批患者长期坚持定期体外反搏,有的达二十余年,他们往往选择冬季进行体外反搏,以抵御寒冷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高发风险。
体外反搏应用于临床已30余年,治疗了大量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继纳入了美国、欧洲及中国的冠心病治疗指南。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的证据指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后,75-80%患者的症状获得改善”。(本文经过中山一院心内科郑振声教授审阅及指导)
本文首发于“中山一院”公众号(gz_zsyy),转载请注明来源。
34 141392 9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