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路遥

文章1 阅读量135456

简介: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中山一院超声科

孩子肚子疼,家长要注意什么?

12 135456 1年前

肚子疼,医学专业术语称为腹痛,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之一。据文献报道,腹痛在我国学龄儿童中的发生率在4.6%~23.4%之间。虽然腹痛的发生率很高,但其中真正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实比例很少,可能不到10%。

小概率归小概率。一旦孩子说肚子痛,家长通常急得不知所措,只能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但检查之后,结果是没问题。整个过程下来,浪费了时间、金钱、精力,问题还没解决。下次孩子腹痛,又开始担心了。

笔者作为一个超声科医生,经常碰到因腹痛来做腹部超声检查的小朋友,发现很多腹痛就是单纯的功能性腹痛,只要家长稍微具备一些医学常识就能分辨,压根不需要来医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对广大家长有帮助。

孩子-男-哭_28542589_xxl.jpg

儿童腹痛有个“第三态”

现代医学认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第三态”,即身体不适,查而无病。

儿童第三态的特点是:

◆ 近期不影响吃喝玩乐;

◆ 长期不影响生活学习和生长发育。

如果满足了上述条件,且客观上也找不到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就不应该视为疾病状态,此时不宜过多进行医疗干预,而应该以情绪安抚为主,避免给孩子贴上有病的标签。

国内某著名儿童专科医院曾接待过一个腹痛的孩子,转诊各大医院利用各种手段各种会诊,最终被诊断为“腹痛待查”,虽然在求治的过程中孩子生长发育良好,但学业已经被耽误,心里也有了阴影。

笔者认为,在疾病与正常之间,其实有一些过渡的地带,身体有不舒服,但目前的医疗手段找不到原因,也无能为力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儿童腹痛也属于第三态。

腹痛大致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急性腹痛:

起病急,多由相关的器质性病变引起,最常见是胃肠炎,急性阑尾炎、肠套叠等也可以引发急性腹痛。如果孩子突然肚子痛,且疼痛不缓解,甚至进行性加重,持续时间长,并伴有发热、呕吐、便血、皮肤黄染等表现时,那么此时去医院急诊科看医生是非常必要的。

慢性腹痛:

指腹持续3个月以上的腹痛,症状可以反复。另一个更常见的与之基本同义的词是功能性腹痛。无论是慢性腹痛还是功能性腹痛,通常只是一种描述,并不是严格的诊断。它们大部分由胃肠道功能异常引起,如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或单纯的大便干结,目前医疗设备不能探测到器质性病变,只有极少数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

如何简单判断腹痛的严重性?

判断腹痛本身是否严重,家长要学会“察言观色”:

◆ 先看孩子反应:表情是否痛苦,是否双手捂着肚子,是否蹲在地上起不来或伴有其它特殊体位;

◆ 其次看腹痛持续时间:是持续一段时间就能完全缓解,还是长期不能自行缓解甚至加重;

◆ 再次看腹痛发作频率:只是偶尔发作还是频繁发作。

如果腹痛一会儿,孩子自行走开去和小伙伴玩的很开心,压根忘记腹痛这回事了,那么,这种腹痛根本不需要上医院。

还有,看有无伴发警戒症状:警戒症状包括体重减轻、生长缓慢、胃肠道失血(黑便)、严重呕吐、长期严重腹泻、持续右上腹或右下腹疼痛、不明原因发热、从睡眠中痛醒等。出现警戒症状说明腹痛比较严重,可能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此时,做一个内镜检查可能对寻找病因会有帮助。

当腹痛持续2个小时以上不缓解,也应该去医院看医生。

超声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腹痛的原因吗?

对于大部分功能性腹痛,超声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在缺乏警戒症状的前提下,超声检查腹盆腔对鉴别诊断腹痛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没有帮助。

那么,家长们在超声报告中经常看到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是什么鬼?

笔者认为,当没有呕吐,发热,腹泻等伴随症状时,在高频超声检测发现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不能算异常。

在不同书籍和文献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标准完全不一样:有人认为只要看到2个淋巴结,且横径大于4mm,就可以诊断;有人认为淋巴结长径大于10mm可以诊断;有人则认为长径大于15mm才能诊断。

笔者在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无症状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可以达到10mm甚至15mm,有一些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孩子被给予抗生素治疗后,来复查超声,发现仍有淋巴结肿大。

其实,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交互反应尚不完善,肠系膜淋巴结作为防卫肠道微生物的一道长城,承担着阻止肠道微生物进一步入侵的任务,它们的单纯肿大往往说明阻挡有成效,是身体功能正常的表现。随着孩子的长大,肠道免疫逐渐完善,淋巴结也趋于适应,腹痛也会好转。

腹部多个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于10mm)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注意:

◆ 怀疑有腹部炎症,如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胃肠炎时,有支持诊断的作用;

◆ 伴有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应该除外血液系统疾病;

◆ 肠系膜淋巴结直径大于20mm,有可能是特殊淋巴结疾病。

综上所述,大部分功能性腹痛都属第三态。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经常去医院求治。药物干预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是不必要的。倒是可以进行适当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的调节,如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吃含乳糖的食物,等等,有可能减少腹痛的发生。孩子肚子痛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按摩肚子,卧床休息,等待自然缓解。

另外,也应该重视一下引发孩子腹痛的一些心理性因素,这点往往为我们中国人所忽视。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可能对腹痛发生的频率有影响,复发性腹痛患儿发生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比正常儿童大。

所以,家长是不是也应该略为转移一下方向,从心理层面寻找一下可能原因。比如,孩子最近学习的压力会不会太大?妈妈和爸爸最近是不是经常吵架等。也许从这些方面下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首发于“中山一院”公众号(gz_zsyy),转载请注明来源。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