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经常会起一些红包,如果不注意就会变成脓肿。“脖子上起了个包,感染化脓了。”类似于这样的话经常可以从周围人嘴里听到。似乎这只是件普通的小事,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如此,只要得到及时、合适的治疗。可是,你听说过“脑子流脓”吗?这绝对不是小事,是十万火急的事,要命的事。
“脑子流脓”到底是个什么病?
从医学上讲,我们称之为“脑脓肿”,这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脑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并形成局限性脓肿。
可是,脑袋里怎么会长脓包呢?
可以很肯定的是——“感染”是凶手,可以是细菌感染,也可以是真菌。所以,我们将脑脓肿按照病原菌分成几类,包括:耳源性、血源性、鼻源性、外伤性、医源性和隐源性。简单说,就是脑袋里的细菌可能是从耳朵、血液、鼻子等途径进入的。
我们把脑脓肿的进展过程分成3个阶段,这样有利于我们根据不同时期决定使用什么治疗方案。这3个阶段分别是:①急性脑炎期;②化脓期;③包膜形成期(包膜一般在10-14天初步形成,3-8周趋于完整)。
既然,这个病这么十万火急,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早期发现?
通常在疾病发展的早期,会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全身中毒表现。到医院就诊后,我们会非常关心病人是否有感染史,也就是近期是否得过感染,特别是慢性中耳炎或鼻窦炎的急性发作,肺部或胸腔的化脓性感染,或有颅脑外伤史等。
从上面描述的情况看,这些病症似乎和感冒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很严重的感冒,很多人总以为自己随便吃点消炎药、退烧药就能挺过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延误就诊的重要原因。
到医院就诊后,我们通常会开具很多检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脑袋里是否发生了感染。比如,血常规检查提示有炎症改变,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明显增多,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或降低。
一旦疾病进入第3个阶段,也就是包膜形成期,就意味着在脑袋里已经形成了脓肿,可以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引起脑疝,这时病人就已经步入鬼门关看到阎王爷了。
这就是为什么这是“十万火急”的病的原因。
有时脓肿会发生破裂,引起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或脑室炎。这时病人会突然表现高热、昏迷、全身抽搐、角弓反张(整个身体向射箭的弓一般反曲),甚至是死亡。
脑脓肿因为具有占位效应(如同肿瘤、出血),脑组织遭受破坏和压迫,常会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比如额叶脓肿,常有精神症状和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及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等;颞叶脓肿可出现中枢性面瘫,同侧偏盲或感觉性失语等;小脑半球脓肿,可出现共济失调,水平性眼球震颤等症状。
擒贼先擒王,要想擒下这个恶魔,最重要的就是消灭病菌——抗感染治疗——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直至感染症状完全消失。
另外,还要降低颅内压力,通常医生们会给予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来达到目的。
一旦脑内的感染形成了脓肿,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通常包括穿刺抽脓术、脓肿引流术和脓肿切除术。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护理。病人和家属通常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医生和护士会尽可能详细地向你们介绍这种疾病的严重性、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家属对病人的关心和支持是战胜疾病的另一大法宝。
周岩医生北京 北京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神经外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119 28551 7年前
12 23257 7年前
6 20748 7年前